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妇幼留守村庄;孩子进城就学,家长离乡陪读;受城镇化的影响,乡愁正在无可奈何中渐行渐远——
单县:乡贤文化留住我们的乡愁
近日,在河南省巩义市创业的来保军又回到了单县张集镇的老家齐楼村。这次“衣锦回乡”,来保军还是为圆“重拾乡愁”之梦。
之前,除了修路,来保军还投资十几万元把自家老宅改造成传统文化大讲堂,购置了播放音响设备,委托几名发小组织老少爷们一早一晚观看国学经典影像片,并组织文化人挖掘本村历史文化。现在,来保军计划投资文化大舞台,营造久违的人文气息。
来保军是乡下人乐称的乡贤,其言行举止彰显的是一种乡贤文化,意在留住我们的乡愁。
无独有偶。在北京从事太阳能产业的李先航也“常回家看看”,已累计斥资百万元的传统文化工程,让终兴镇曹店村的父老乡亲看到了乡愁回归的希望。
笔者采访注意到,在单县农村,乡贤文化正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该县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招贤纳士,打造平台,吸引贤才释放情怀,回报桑梓,留住乡愁。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群众,凝聚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乡贤文化是单县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容忽视。”单县乡土文化研究者陈文龙说。
李德一,87岁,须发染霜,尤喜为乡邻写喜联。一生未走出曹店村的这位老者,如今在传统文化大讲堂门口,正襟危坐,挥毫泼墨,专为授课者和来访者赠书“经典训言”。
“贤才”李德一认为,近代之前,乡贤曾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乡贤文化则至今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乡贤从故土走出去后,总会被乡愁牵挂,或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成为乡民津津乐道的榜样、道德教化的楷模和社会管理的力量。
郭村镇万庄村有40多名教师和300多名大学生,外出创业者不计其数。他们都是故土为之骄傲的乡贤。去年以来,他们慷慨解囊,累计捐资60多万元,支持家乡文化建设。中年教师张恩俭捐款500元,说:“这些年,妻子有病,生活拮据,但在‘留住乡愁’面前,我不能一毛不拔。乡愁是根,啥时候都不能失去家的牵挂。”
作为第一个捐款2000元支持乡土文化发展的郭村镇翟楼村乡贤翟凤龙,其对“乡贤文化”的感受与众不同:“同样是掏自己的腰包给村里办事,乡贤就是善者,没有财大气粗,不会盛气凌人,更不是眼里只有物质而没有文化。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举手投足间释放的是道德力量,可足以对乡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看得住青山,留得住绿水,记得住乡愁。终兴镇朱双楼村年逾古稀的朱瑞明、时志梅老两口文化程度不高,却把自建的“农家书屋”管理得有声有色。农闲时节,两位老人为看书读报的乡亲们拿板凳、送茶水,乐听的是读者的读后感。退休教师朱启舜是书屋的“座上宾”,其喜欢为青年人讲解国学经典和乡情村史。老人们说,乡村文化常说常新,优秀传统文化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把民族的魂和根留住!
同在终兴镇,北常集村“诗人”武寅旭在自家门口办起了“赛诗台”,吸引本村十几名文化人吟诗作对,抒发情怀。5年来,“赛诗台”“出版”诗词上千首,颂扬的是村史乡风、贤者善为、生活感悟和时代精神。“回到记忆中的村庄,自然生出一番故土的滋味。”武寅旭诗一样的乡愁感喟,令来访者百般回味。
单县涌现出的万名乡贤致力于挖掘整理乡村历史、弘扬孝义德善文化、承办社会公益事业、传承时代文明新风,为单县和谐社会建设凝聚正能量。 通讯员 刘厚珉
(责任编辑 羊莹春)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