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全委会提出,不要把发展的路径放在传统模式上,而要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推动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这一观点明确告诉我们,传统模式的发展路径目前在我市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甚至已成为科学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因此,各级首先要对传统发挥模式说不,才能迎来科学发展的曙光。
为什么说对于我市而言,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首先是生产要素倒逼压力使然。用地缺口大,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我市的每年用地指标缺口2.5万多亩;用工缺口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缺口2万人左右,技术研发、企业管理等高素质人才缺口更大;资金缺口大,我市存贷比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百强企业流动资金就短缺102亿元。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贷款利率比大型企业平均高出4个百分点,实际得到的贷款只占本金的80%,生产经营步履维艰。其次是环境容量倒逼压力使然。今年四月份“史上最严环保法”正式实施,生态环境红线已成为不可触碰的带电“高压线”。“十二五”期间,省里要求我市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7%,若按GDP年均增幅13%计算,菏泽能耗消费量增长空间年均只有180万吨标准煤,这些指标全部交给几家大型煤化工企业都存在“吃不饱”的情况。再次是市场竞争倒逼压力使然。上半年我市二、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4.8个百分点,且产业结构偏重,抗风险能力差,易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我市与周边市之间、市内各县区之间,均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最后是考核奖惩倒逼压力使然。中央和省委反复强调,要改革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并于近期先后制发了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更加注重看基础、看质量、看实绩,坚决克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和偏重以显绩识别干部的做法,对工作指导的影响将会不断显现。
综上所述,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舍此别无他途,否则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要推动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就要找准发展路子,坚持特色发展。各县区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筛选出2个左右有基础、有资源、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积极谋求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要着眼于培育放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比较优势,抓紧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驰而不息地长期抓下去,确保见到实效。比如,高新区立足实际,聘请专家学者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严把项目准入关口,重点培育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其他县区也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发展路子,在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上下真功夫、做实文章。
要推动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就要提高质量效益,坚持转型发展。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搞活流通,无论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要把质量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腾笼换鸟”进程,推动产业内部结构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力争通过以上努力,改变过去依赖资源和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逐步扭转结构偏重、层次偏低的落后局面。
要推动工作指导实现重大转变,还要实行分类指导,坚持协调发展。在县区发展上,市里要加强规划引导,最大限度激发区域活力和创造力,实现全市发展一体化、县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促进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一方人口协调发展。在乡镇、办事处的发展上,各县区也要实行分类指导,做到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决不能一刀切地大上工业。要区别对待,按需“帮扶”,好的要扩权强镇,加快崛起;中等的要放手发展,实现追赶;差的要“雪中送炭”,确保一方稳定。
(责任编辑 羊莹春)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