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常慕城)一边是县城里的小生意红红火火,一边是老家的小麦喜获丰收。7月6日,鄄城县红船镇刘桥村村民刘保安将8亩小麦全部卖给了粮食收购点。数着一沓百元人民币,刘保安高兴地说:“把地托管给农机合作社,就像是给孩子找了个保姆。不光耕、种、收不用操心费力,小麦亩产还能过千斤,真是十分划算。”
刘桥村许多村民在本县从事木材加工、建筑安装、小商品批发零售,还有很多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农忙时节顾不上回家干农活。和刘保安一样,许多村民将土地托管给鄄城县刘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有了农机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地里的农活不用管不用问,还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第三产业,增加非农收入。
刘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由红船镇刘桥村村民霍自立发起成立,现有8名社员,拥有大型联合收获机19台,拖拉机7台,另有其他农机具10余台。合作社与周边群众签订农田托管服务协议,按照每年600元/亩的价格收取作业服务费,实行从耕作、播种、管理、收获一条龙作业。通过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新技术,不仅大大节约了种地成本,而且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粮食产量。
刘桥“农机保姆”的专业化服务,不仅使本村群众享受到了便利,而且引来了周边的梁楼、张堌堆、冯庄等村庄农民群众纷纷签订托管协议。合作社作业面积从最初的170多亩已经发展到900多亩。
“现在我们进行的还是半托管式服务,地块比较零散”,霍自立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准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行全托管式作业服务,将零散地块统一整理成大块田地,不仅有利于大型机械规模化作业,还能极大地节本增效,不断增加农业产出效益,使得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鄄城县农机局副局长霍书占认为,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农田托管等,成了为周边农户开展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主体,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而且通过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鄄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已达75家,覆盖全县17个乡镇。全县约有8000余户外出务工人员与农机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托管和流转协议,落实作业面积3万亩。
(责任编辑 羊莹春)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