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元沉船牡丹节期间或“亮相”
修复工作接近尾声,有望提前开放,市民可预约参观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陈 力)记者昨日获悉,在第2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即将到来之际,于2010年9月17日在我市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元代古沉船保护工作又有最新进展:持续两年多的古沉船修复工程接近尾声,这艘属于600年前大元帝国的巨大宝船,有望首次以崭新的面貌在牡丹节期间出现在世人面前。
古沉船修复,最后一道工序推迟半年
鲁西南民俗博物馆馆长、菏泽市文物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启龙告诉记者,古沉船修复工程启动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初步完成修复工作,根据工程进度,预计当年年底可以完成全部修复,并召开专家结项验收会。然而,进入冬季后,气温较低,古船最后一项修复工作是封护,主要是对船板的保护,涂上药液让古船套上保护膜,以保证船体不会变质。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顺清教授亲自带队指导这一项修复工作,他在船板上做实验后,发现因温度低,药液效果不好,没有发挥全部作用。经过慎重考虑,专家一致决定,古般封护工作于今年3月天气转暖后才重新启动。
国内权威专家来菏,古船修复堪称国内典范
菏泽元代古沉船是我省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沉船,为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提供了标本。从清理发掘时,文物保护部门就打算将其修复、重现元代古船雄姿。
受地下水的影响,对古船进行原址保护存在困难,文物部门用一个长15米、截面2米×5米的巨型钢笼,将船整体吊装到菏泽市博物馆广场东侧,并为它专门盖了一间临时展厅,保护修复工作在此开展。 从2012年3月开始,由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文广新局组成专门人员实施“菏泽古沉船保护修复项目”。
项目组执行负责人吴双成告诉记者,古船修复前先编定保护修复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后,严格按照修复方案实施修复。“第一步,让古船进行自然脱水;第二步,对古船进行清理,去除船上的一些软包装和沙土;第三步,进行船底板矫形,利用千斤顶等机械装置,将已经变形的船底板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第四步,拼装右舷;第五步,拼装隔舱板;第六步,复制左舷;第七步,修复船舵。”吴双成说。整个修复工作完全按照传统工艺,连铁钉都是根据船上已有样品到东平湖老铁匠铺里订做,所用艌料也完全根据传统工艺,用石灰和桐油混合而成。
2013年1月12日,菏泽市文广新局邀请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广东新中国船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5位专家,对菏泽古船主题修复工作进行专家评议。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组克服出土船材扭曲、变形、腐朽、缺失等不利因素,圆满完成了古船右舷残存部分的修复工作,并根据古船的对称性,合理复原了古船左舷,复原施工工艺具有创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堪称国内出土古船修复的典范。”当年8月,古船的整个修复工程基本完成,只等今年入春转暖后进行古船封护。
牡丹节期间,游客或能一睹沉船“芳容”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坚守在一线的荆州文保中心特聘技术顾问尚津济教授,头发比两年前白了大半。“看着即将‘起航’的雄伟古船,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内心都十分激动,不仅是因为我们完成了一项艰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很荣幸参与到这种极具学术价值的珍惜文物中。”他自豪地对记者说,“菏泽元代古沉船修复是一项庞大乃至浩瀚的工程,涉及考古、文物、测绘、古玩修复、船舶制造等多门学科,我能亲身参与并见证古船‘起航’是我最大的幸运。”
4月7日,张启龙告诉记者,目前古船封护工作已经结束,月底之前将邀请国家文物局专家,对“菏泽古沉船保护修复项目”进行结项评审。在此之前,菏泽第23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古船或将提前与世人见面。
不过,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古沉船绝不会无限制供市民或游客参观,目前,市博物馆保存的元青花等文物也没完全放开。“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应该严格限制客流,但也要确保老百姓参观的权利。 ”张启龙表示,国际上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预约参观,巴黎卢浮宫、梵蒂冈的一些教堂和宫殿等“世遗”都要求游客预约,一些热门的地方甚至要等一个月才能约到。目前国内众多文保单位,比如北京恭王府、布达拉宫等采取的限流办法均是预约制。
观众提前预约参观,可以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出行。文保部门或公共场所也可以据此了解并控制参观数量,从而更有效、更细致地为观众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