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只听见“楼梯响”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只听见“楼梯响”

2014-04-01 08:58:50 来源:中国菏泽网

  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只听见“楼梯响”

  作为郊游的对象,确实有几分野趣;说旅游景点,让人家笑话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武占民)春天来了,很多城里人跑到黄河故道踏青,蓝天、碧水、绿树令人心旷神怡。然记者采访发现,沿黄河故道的各县都推出黄河故道旅游开发计划,但整体上看,这些旅游资源仍处于未开发状态,作为郊游的对象,确实有几分野趣;说旅游景点,让人家笑话。

  清代咸丰五年 (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直到光绪元年(1875年)才形成现在由山东利津入渤海的河道,而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的土地上留下了故道。在我市境内,黄河故道横卧曹县、单县南境,绵延二百余里,拥有大面积的湿地。

  近几年,沿黄河故道的各县市都推出黄河故道旅游开发计划。如河南省商丘市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安徽砀山县计划“打造黄河故道风光特色生态旅游”;单县要“打造百里黄河故道湿地长廊”;曹县准备建设“黄河故道生态湿地风景区”。

  通过实地踏访,记者发现,除了商丘市的天沐湖和单县的浮龙湖经过开发初步形成规模外,其他的一些所谓景区还都处在“原始状态”。貌似红红火火的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只是一场“虚火”,很多所谓“开发”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在某县的“旅游景点”,记者看到,这里只不过安装了一台变压器,修了一条不宽的柏油路,几位农民在河边开了家小饭店销售农家菜。前来踏青的张先生说,到这里转转,看看柳树,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钓一钓鱼,确实挺有野趣。但你非要说这里是旅游景点,就有点胡扯淡了。

  “景色不错,但没有宣传的好。”曾经组织朋友到黄河故道“旅游”的李清路说,如果仅听宣传,那黄河故道简直是人间仙景了。

  据了解,为吸引游客,各地在宣传上没少做文章。一则宣传称“如丹青画卷,似瑶池仙境,荡舟其上令人飘飘欲仙,乐不思归。”可是,你实地去看就会发现,那不过就四五十亩水面,有农民摆了个小木船,坐一次收10元钱。有个“景点”称“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乡村度假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事实上那里只有一片树林子,一户农民在林中养鸡。

  黄河故道旅游开发面临如此尴尬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资源分散。黄河故道地域涉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十几个县,谁都想在黄河故道旅游开发上做点文章,各自为政,结果都小打小闹;其次,真正的“硬资源”少。黄河故道旅游开发主要的资源是水域风光主类,相对单一,虽然有人提出“农业观光”、“乡村度假”等概念,但这些都是糊不上墙的稀泥;再次,缺乏有实力的投资主体。旅游开发是一项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投资。目前,尽管各地都推出了以黄河故道旅游开发为内容的招商引资项目,但始终没有强势的投资者介入,如谓开发当然只是一句空话。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