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聊城:跨越赶超进行时

2014-02-11 14:09:09  来源: 中国菏泽网
   

  

  

  

  聊城:跨越赶超进行进

  2013年对聊城的发展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聊城成功争取到国家将聊城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聊城一跃成为国家和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区。

  为把握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机遇,聊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深刻分析了当前聊城面临的形势,对未来三到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实施了富民兴聊八大战略和五大保障。

  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全市上下人人肩上有任务,争当干事创业的战斗员、运动员,不当不负责任的评论员、裁判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二区扩为四区 全面拉开发展大格局

  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对开发区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环境要素进行更加细致、科学的划分,形成重点突出、梯次渐进、独具特色的园区格局。如今的聊城已由两区变为四区,城市框架扩大,开发区布局更加合理。

  聊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围绕实现跨越赶超出台了一系列强力举措,全面拉开发展大格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设管理,以大园区促进大发展;强势启动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现代化新区……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聊城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格局大大拓展,为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按照上级要求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建设大园区的部署,去年7月初,聊城市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设管理,对开发区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环境要素进行更加细致、科学的划分,形成重点突出、梯次渐进、独具特色的园区格局。分设管理仅仅3个月来,两区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调整状态、鼓足干劲,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了多次研讨会及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调度会等,明确方向,理清思路,确保重点工作推进不断线、不停顿。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召开10余次黎明会和夜晚会,研究项目落地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确定设立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将原东昌府区朱老庄镇、凤凰街道和于集镇三个镇(街道)以及湖西街道和古楼街道的一部分划入度假区管理,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构建"聊茌东大三角"、建设"双百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两区变四区,使聊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格局大大拓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聊城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分设管理,并启动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立足聊城实际、结合未来发展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必将在聊城今后的发展中显现出巨大的作用。"四区"竞相发展,为聊城跨越赶超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业龙头带动 改革创新推进四化同步

  一个个农业龙头项目的崛起,得益于农业龙头带动战略,聊城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作为农业大市,聊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三农"基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真正将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聊城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

  如今的聊城农业亮点纷呈。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占地4800亩,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这里不仅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更是一个涵盖农产品拍卖、期货、会展、电子商务、冷链供应、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凤祥集团现代化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2.38亿元;冠丰种业已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新品种5个,获得国家专利7项,承担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10余项……

  品牌化建设点燃了聊城现代农业的最后一把火。在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蔬菜汇集到这里,再通过各个环节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在这里,来自聊城的蔬菜占到相当的比例,而聊城的蔬菜品牌却刚刚开始被人们所了解。"就像烧一壶水,已经达到99度,现在做的就是点燃最后一把火。"聊城市将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列为八大富民兴聊战略之一,就是要通过打造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这个龙头,构建六大现代农业体系,建设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确保聊城农业走在冀鲁豫交界各市的前列。

  聊城市把龙头企业摆在农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全力把"龙头"舞起来。各级选择了一批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鼓励这些企业实施兼并联合,使其尽快发展壮大,进入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农业产业基地是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为提高发展水平,聊城引导农民发展统一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用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质量追溯制度。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注重打造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实施二次创业 现有企业成就活力来源

  阳谷太平洋光纤新上光缆产业化项目,采用的"一塔四线"工艺是国际唯一;临清中色奥博特压延铜箔、冠县恒通蓝宝石晶体材料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专利和技术封锁;高唐纷美复合包装材料、东昌府区明康安托山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东阿钢球集团的精品钢球等项目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目前聊城涌现出一批有气魄、有胆识、有能力的企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400多家。

  在招商引资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聊城现有企业积极参与到二次创业活动中,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蓬勃的内生动力。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后,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抓项目、引客商、搞服务、促发展,聊城大地掀起了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潮。

  为鼓励企业二次创业,聊城从资金、用地、金融等多方面出台了政策保障。市财政设立5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奖励资金,并且每年随财政收入增长适当提高扶持资金规模,专项用于二次创业贡献前50强企业和20户成长性好的创新型后备财源企业、重大创新项目的奖励补助。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点供指标争取工作,建立市级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对企业二次创业新上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为主要标准,各级每年举行"贡献跨越赶超功勋企业家"评选,对这些企业家优先推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候选人。聘请"贡献跨越赶超功勋企业家"为政府经济顾问,参与政府经济决策。

  聊城企业在二次创业的实施中,做了大量工作。大上项目、扩张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成为企业必经之路。聊城把企业二次创业放在"一区一圈一带"的大背景下来推进,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和发展战略,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尽快谋划建设一批符合转调创要求的、对全市经济跨越赶超有重要带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组织现有企业积极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本行业的领军企业开展合资合作。企业还广纳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尝试资本运作特别是直接融资,开始尝试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相信通过实施二次创业活动,这里将涌现出更多能经受住市场经济发展考验的"百年企业",聊城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全民聚力招商 大项目崛起鲁西热土

  

  万事开头难。在聊城制定的跨越赶超三年任务中,2013年是第一年。聊城全市上下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基础性、决定性任务,"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重点抓项目",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开创了新局面,打好了跨越赶超的第一仗。

  山东浙商联合投资公司与茌平签订两个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山东浙江商会与莘县签订投资50亿元的盐化工系列开发产业园项目……如今,聊城与浙商的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在6月份举办的"第十届浙商(投融资)大会"上,聊城被评为"201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聊城市委、市政府把"实行大招商"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五大保障"之首,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聊城跨越赶超的关键之举,多次召开高规格会议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将行政审批项目共取消、下放207项,实现了聊城市审批项目在全省及周边地区数量最少、速度最快、收费最低。同时,建立了《聊城市招商引资服务评审联席会议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全程跟踪项目,随时协调解决问题,服务更加到位。

  集中时间和力量打规模性"战役",成为聊城招商引资工作的一大特点。聊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北京、杭州成功举办了对接央企和长三角企业的两次集中招商推介活动。对各级各部门策划的项目进行汇总整理,建立了20个总投资过100亿元、100个过10亿元、200个过1亿元的"212"重点招商项目库,集中对外宣传推介,形成组团招商效应。

  市直部门承担招商引资任务,是聊城招商引资工作的亮点。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既要学习好,又要割猪草"理念,明确了市直部门的招商引资任务,掀起了全员招商的热潮。各部门还结合各自职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招商举措。有的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力量招商;许多部门同县(市区)一起研究产业优势,一起组织活动、对外推介,一起破解瓶颈、解决问题,提高了招商项目的成功率。

  城镇化开局良好 干部人瘦了脸黑了

  中心城市"拓展"、 县市城区"提升"、 小城镇"突破"、 农村社区建设"千区"……各级干部人瘦了、脸黑了,但城镇化却实现了精彩开局。

  这一年,聊城市区拉开了东昌府区、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四个区的发展格局,各县(市区)也都拉开了城市建设格局。茌平的千岛山庄和金牛湖、高唐的双海湖、冠县的清泉河、莘县的徒骇河、阳谷的金水湖、东阿的洛神湖等项目,为提升聊城城市建设整体品味和档次做出了积极贡献。

  改变过去"一条街、两排房"的形象,聊城小城镇建设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茌平县博平镇、冠县柳林镇、高唐县清平镇、临清市烟店镇、东昌府区沙镇、莘县古云镇、阳谷石佛镇、东阿的新城街道等为代表,聘请了高层次设计单位搞规划,构建了路网框架,完善了基础设施,明确了功能分区,展现出现代化小城市的风采。冠县柳林镇、高唐县清平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镇的作用,规划建设体现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农村面貌有了新变化。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广大农民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平房,住上功能齐全、宽敞明亮的楼房,向着消灭城乡差别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聊城坚持以人为本,配套建设社区的水、电、暖、气、医、学等,坚持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符合农村生活的需要,真正让农民感觉到舒适方便。

  聊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拆迁奇迹"。由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征地拆迁是困扰城乡建设的"老大难"。今年,聊城全市已拆迁1165万平方米,而同时期因拆迁引发的上访却大幅下降。

  未来,聊城将把重点工程尽快规划建设到位,使城市整体面貌、为民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以工作成效回报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城建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城镇化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聊城日报》供稿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1234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