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300余人村庄,一座100余名烈士墓地,难回故里的英魂,在异乡的土地上得以安息……
“八路林”:史园村六十余载的痴情守护
史福元老人在擦拭墓碑,清扫一遍“八路林”需要多半天的时间。
在单县谢集镇史园村西不远处坐落着一处“无名烈士公墓”,当地群众又尊称为“八路林”。
近日,笔者趁着晨雾瞻仰了“八路林”。陵园东西狭长,青砖环绕,分列4行的122座烈士单墓被柏树掩映,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一座以史园村名命名的革命烈士陵园。
史园是一个不足300人的小村庄。65年来,村民薪火相传,悉心守护着122名长眠异乡的革命烈士。
75岁高龄的史本征是义务护陵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政府分配责任田时,他特申请耕种一块土壤较差但可与陵园毗邻的田地。料理庄稼活的同时,可为烈士陵园拔拔草、添添土、扫扫地。
史本征回忆说,这些无名烈士来自全国各地,多是早年参加革命的八路军战士,隶属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均在1947年1月24日解放单县县城时壮烈牺牲。
那年,史本征10岁,对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战争史至今记忆犹新。
据单县史料记载和当地老人回忆。那年的春节格外寒冷。大年初三(1947年1月24日)清晨,史园村群众一开门,发现村头空地上睡满了八路军战士,一个个抱着枪,背靠着背,浑身结满了冰霜。后来,大伙儿才打听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豫皖边战役,刘邓大军第三纵九旅的临时指挥所及后勤单位秘密进入史园村,为不打扰群众,战士们露宿荒野。在村头一处空宅设立了指挥部,准备解放单县县城。
当天下午,解放单县县城的战斗打响了,很快将敌人包围在城内。时隔一日全线发起总攻,由于护城河结了厚冰,八路军战士只得挟着枪卧冰爬行,伤亡惨重。支前群众扛来秫秸铺在冰面上,战士们才得以跨过护城河,炸开城墙,冲了城区,击败敌寇。
第二天,战斗结束,一辆辆太平车把牺牲战士的遗体拉到了史园村西的荒野安葬。负责料理后事的史园村群众撕开烈士棉衣的右上肩,发现各有一块布条,写着烈士的姓名、职务、籍贯等。就在准备安葬烈士时,反扑的两架敌机紧贴着树梢掠过,一阵轰炸扫射,惊吓得群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安葬烈士被迫改在夜间进行,天寒地冻,群众只得点燃干柴烈火烤松冻土挖坑……
按照部队和地方要求,每位烈士用24尺白布裹身入殓,在墓前立一块建房用的青瓦,上面用银朱颜料写上烈士的基本信息。
当年的2月9日,国民党反动派再次占领单县城,连续三次破坏烈士墓。每次惨遭破坏后,当地群众就会悄悄地自发组织起来,将烈士遗骸整理掩埋。后来,地方武装组织力量在此设伏,遭到沉重打击的敌人当了缩头乌龟,再不敢进犯墓地了。
由于烈士墓地屡遭敌人破坏,铭记烈士信息的青瓦已荡然无存,原本姓名齐全的122位英雄最终成了无名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单县民政部门想方设法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及刘邓所属原部队联系,并两次派出调查小组,搜集、核查、甄别相关信息,帮助122位无名英雄找家。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至今无一名烈士魂归故里。
并非特殊安排,也并非社会招募,看护墓地自然而然地成了史园村男女老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伙儿时刻惦记着革命先烈,在墓地周边栽植了柏树、槐树,逢年过节,史园村民都会按照当地的祭祀习俗,到墓地烧纸钱、放鞭炮、摆供品,祭奠先烈,教育后人。
史园村民史玉兵的祖父史德埠、父亲史福元一直守护着“八路林”,到史玉兵一辈,三代人接力护陵已60个年头。三年前,祖父史德埠弥留之际,吩咐后人,千万把他的坟墓选在“八路林”附近,老人想继续与永远年轻的烈士们当“邻居”。最终,儿孙们了却了老人的遗愿。
据了解,史传仁、张守礼、王景洪等百余名史园村民是“八路林”最忠诚、最执着的守望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夙愿:英魂难回故里,史园村人绝不会让烈士们孤寂。
2011年4月,单县民政部门再次对“八路林”进行规模修缮,建筑了长达500多米的仿古长城墓墙,为每位烈士敬立了墓碑。
每年的清明节,谢集镇政府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及史园村群众到“八路林”祭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地青少年红色情结特别浓厚,10年来,史园村参军入伍、考入军校的青年有20人,其中18人立功受奖。
史福元老人说,为了单县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能留下,长眠异乡的土地上。史园村人及单县人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要一代代传承责任和信念,好好地守护着革命烈士,让英雄安息他乡,慰藉他们的亲人!”
单县谢集镇党委委员黄磊深情地说,“八路林”已成为单县人心中矗立的一座丰碑,无时不在激励着后人弘扬先烈奉献精神,锐意进取,干事创业,为单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 通讯员 刘厚珉 图 通讯员 鲁增敬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