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农场主”是怎样诞生的

2013-12-05 09:51:51  来源: 菏泽日报
 

  市委派驻成武县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力促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参与、指导、推动了两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立,开启了成武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破冰之举”。请看——

  “农场主”是怎样诞生的

  记者 李雪晴 通讯员 王立新

  近些日子,成武县“常青农场” 的农场主傅长清看着农场850多亩青葱碧绿的优质小麦麦苗和大蒜苗,憧憬着来年的丰收,从内心里感激市委派驻成武县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老傅说:“没有‘第一书记’,就没有俺的‘常青农场’。”

  新理念指明新路径

  今年5月,市委派驻成武县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进驻所包村后,在开展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的同时,开始为村里探索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通过深入调研,工作组发现,同周边的村庄相比,傅潭村“人少地多”——全村996人,耕地面积2600多亩,人均2亩6分多。如果再刨除全村外出经商的、打工的,村里常驻的人口才400人左右;如果再算上上学的孩子,真正从事土地耕种的,连200人都不到。村民傅长领告诉记者:以他家为例,全家7口人,18亩地,母亲在附近厂子里打工,弟弟、弟媳长期在外经商,而他和妻子又忙于经营村卫生室,再加上两个上学的孩子,这样家里的土地就无人打理。全村类似他家情况的不在少数,像郭德坤家,像傅家元家,都是家里人多数长期在外,家里承包的土地就草草地转包他人。

  “每亩才四五百块钱,太少了。”傅长领说,“但没办法,有点钱转包出去总比荒了强”。

  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工作组最后确定帮助村里走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成立家庭农场这条路子。这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子,既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吻合,又带有“破冰”意义。

  新型农场横空出世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工作组分析了所驻五个村的基本情况,确定将村级班子较强、主导产业明显、有种田能人的付潭、蔡庄两个村先行试点、探索经验,带动面上的工作开展。通过多方面宣传,进一步引导群众外出务工,减少对土地的依赖,靠发展二三产业发家致富;同时积极引导种田能手租赁土地、争做职业农民,向规模经营要效益,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工作组因村制宜,首先在村级班子较强的蔡庄村成立了土地经营合作社,由村委会负责人牵头经营;在有种田能人的付潭村建立了家庭农场,由其家庭成员经营。

  在工作组积极运作下,傅潭村的成武县“常青家庭农场”,于7月25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成为该县第一个家庭农场。位于蔡庄村的成武县福东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8月12日完成登记注册。

  依照适度规模和便于耕种的原则,工作组和付潭村村委会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村委会牵头对土地进行了规划,并适当调整,为常青家庭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条件。

  本着村民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则,经过工作组两个多月的努力,傅潭村农民傅长清先后与228户群众签订了租期1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年租金每亩1100元,流转承包土地815亩。工作组积极协调沟通县直有关部门,7月25日,帮助付长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了全县首家“成武县常青家庭农场”

  蔡庄村共有农民248户、897人,耕地1510亩。目前,已有194户签订了入社合同,入社土地1400余亩。

  11月22日,走进横跨成巨公路的“常青家庭农场”凯旋门。傅长清指着“常青农场”牌子下周边的大片土地,告诉记者:“农场”要投入的很多,目前地里已经打了四眼井。他的计划是先稳住今年,再着眼来年。现在地里种的是小麦和大蒜,第一年只要不赔就是赚,这段时间里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规划好农场未来的发展计划。

  工作组和老傅分析,未来这个农场肯定不能仅仅靠传统种植的大蒜来维持发展。既然能成方连片地整出这么一块土地,那就朝集约化、农业现代化方向去做。

  精心培育农场“幼苗”

  新型农场这棵新兴的“幼苗”,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11月26日,成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孙迁国受县委书记鲁志成、代县长耿振华的委托,联系了县里农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农场缺什么?除资金以外,还缺科学规划,缺技术指导……我们力求对‘常青’有所作为。”孙迁国说。

  为把这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市委派驻成武县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筹集资金4万余元,建设完成了横跨成巨公路的“常青家庭农场”凯旋门。工作组还积极协调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贷款支持。经过多方努力,成武县农业银行为“成武县常青家庭农场”发放贷款30万元,解决了家庭农场发展资金瓶颈。

  同时,工作组积极牵线搭桥,与龙头企业实现对接。通过工作组牵线搭桥,常青家庭农场、福东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与我市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华瑞集团,签订了良种、农资供应和小麦、玉米回收合同,“订单农业”给农场主和合作社吃了一颗定心丸。

  记者采访手记

  市委派驻成武县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成功经验,具有珍贵的典型性和可推广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农业和农村已经到了一个亟须重大变革的关口。市委派驻成武县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做法,起了对当地农业“临门一脚”的推动作用。

  概括起来,工作组有六点做法给我们以启发。

  首先,顺应了农民的意愿。傅潭、蔡庄两个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迟缓,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高达85%,平均每亩每年净收益不足1000元,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经商,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盼着土地能够流转。

  其次,尊重了农民的意志。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工作组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宣传引导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土地流转成为市场导向下群众的自觉、自愿行动。在土地流转的价格上,坚持农民利益最大化。两村农民土地承包权都是按照每亩1100元的高位价格进行流转的,这一价格高于农民一家一户土地收益(经核算,2012年付潭村在农机具、人工消耗不计入成本且全年无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收入962元/亩),同时让规模经营者在单纯种植粮食的情况下也有收益,能够实现合作共赢。

  三是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当前,提高农业效益的途径在于适度规模化经营。从我市土地规模经营户的实践来看,单纯种植小麦、玉米,亩均收益达到了1300—1500元;种植高效作物,经济效益将更高。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四是选准了经营的路子。根据每个村的不同情况,选定发展路子。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路子,还是走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路子,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哪条路子可行就走哪条路子。如:蔡庄村村“两委”班子健全,号召力强,走的是村委集体牵头注册土地经营合作社的路子;傅潭村种田能人年富力强,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和一定的从商经验,走的是家庭农场路子。

  五是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解决了良种、农资来源和产品销售问题,保障了经营效益,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性较高。华瑞集团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赊销和部分付款的方式,在良种、农资供应上,按照低于市场价格10-15%的价格提供给两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回收它们的小麦、玉米。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两个刚成立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六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引领作用。“第一书记”把中央、省、市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村新型经营体系的相关政策带到了所包村。组织村“两委”及种田能手进行学习,给农民群众宣传时讲他们愿意听的话,能听懂的话,并拉出了“明白纸”,对普通农户冬小麦和秋季玉米种植成本及收益进行核算,大家只有看到走规模化、专业化路子给自身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真正下定了决心。同时,“第一书记”还积极参与、指导、推动两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立工作,破解难题,解除后顾之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运行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