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里有个“草根采风团”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瞧,这里有个“草根采风团”

2013-04-28 11:00:59 来源:牡丹晚报

  瞧,这里有个“草根采风团”

  记者 仝志华

  近日,在定陶县仿山镇成立了一个“文化旅游草根采风团”,团员们通过摄、制作视频,上传到网站,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奇,从而达到推介家乡旅游的目的,为当地群众津津乐道。4月24日,记者走进这个采风团进行采访。

  该团之所以称为“草根”,是因为采风团成员全是仿山镇土生土长的人,这9名采风团成员由年轻姑娘、小伙子、退休教师和老艺人组成,没有一人经过专业培训。他们利用空闲时间,骑着自己的电动车、摩托车走村串户,探幽访古,利用摄像机、照相机,拍摄、制作关于家乡名胜古迹、历史传奇故事的视频,上传到网站,达到让世界了解仿山镇的目的。

  “成立采风团的初衷是想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报道仿山镇经济、文化、生态旅游等产业迅速崛起的新变化,让世人了解仿山镇。”采风团团长闫诚说。没有采访主持人,年轻漂亮、会说普通话的冯希晨被任命为主持人兼摄像师;没有专业采编人员,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刘帅自学起采编知识;没有先进的摄像器材,他们拿出自己家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没有史料解说员和文字撰稿人,退休老教师孙德全、范连群和卢方俊当仁不让,担起重任。还有普通农民范庆峰,凭着自己对戏曲文化的挚爱,成了采风团不可或缺的一员……

  知易行难,采风过程中,草根采风团碰到的困难一箩筐。退休教师孙德全已经73岁了,作为采风团的编剧、史料解说员和文字撰稿人,费尽了脑汁,“在整理明朝嘉靖年间一品户部郎中乔迁的故事时,由于年代久远,具有科考价值的文物已经很少。为了还原史实,孙德全老师在乔楼村走访了许多村民,并去乔家祠堂、乔家碑楼和乔家老林实地考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撰写成稿。”副团长李怀鹏告诉记者。

  “有时一忙就是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团内年龄较大的几个人,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大家从不叫苦叫累,而且干劲十足。”摄像师刘帅说,有时为了拍出效果,在下雨、下雪天,他们也会外出采风,有时为了一个镜头,团员们会冒着雨雪,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徒步走好几里地,回来后整个人都会虚脱。

  仿山镇文化旅游草根采风团成员对采风的内容和路线一一作出详细的构思和安排。他们以时间为纵轴线,以传奇的历史文化、古韵的民俗文化、崛起的商业文化和温馨的群众生活文化为横轴线,制作的一系列极富乡土气息的短片和照片,上传到各大网站,深受网友喜爱。

  草根采风团成员每天都要聚在一起,讨论成败得失,没有专门的办公室,田间地头、镇政府简陋的办公室,都成了他们的“会议室”。“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的许多方案都是在激烈的争论中确定下来的。”孙德全是团中年龄最大的人,别看年龄大,冲劲却一点也不亚于年轻的小伙子。“草根采风团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53岁的农民范庆峰兴奋地说,“种了多半辈子地,还没有这几个月过得充实,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