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
“伙计,看看那头对齐没,别装歪了……”10月18日,在菏泽牡丹广场,杨玉超和赵忠亮正协作安装一把长椅。看到记者到来,他们并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而是一边干活,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雨打风吹,原来的凳子都坏了,我们要安上新的。来这里玩的人很多,我们得抓紧,不耽误大家休息。”杨玉超说,从1988年开始,他和赵忠亮到菏建集团工作,23年来,两人一直“搭班”做木工,生活中是好兄弟,工作中是好搭档,从未红过脸、吵过架。
杨玉超把一块块加工好的木方摆好,赵忠亮负责固定。赵忠亮把钉子放在木方上,拿起锤子用力砸下去,可钉子并不听话,偏偏斜向一边。他把钉子拔出来,重新订,重复几次都没成功。“这些木方是铁梨木,质地坚硬,很难穿透。不过,我们有电钻,可以先打眼。”赵忠亮拿起电钻,一阵吱吱的响声过后,钉眼打好了,不过这时他的额头上已布满汗水。
一条长凳由28块木方拼合而成,木方的宽度、厚度必须精确,同时需要大约180个钉子才能固定好。看似非常简单的一条长凳,从加工到安装好,要花费他们两天时间。
“我们这个活儿,除了在车间加工材料的时间,其余都在户外,风吹日晒都习惯了。看我们的脸都黑得发亮了。”杨玉超笑着说,“但是,每当看到有市民在我们安装的座椅上休息,心里就乐开了花。”
每天早晨7时30分上班,他们在家吃完饭一大早就往公司赶,中午有一个半小时休息时间,但午饭的时间难以固定。
12时30分,杨玉超准备去附近小饭馆买饭。他脱下外面的迷彩服,里面还有一套衣服,很干净,鞋子也换了。“平时我们都穿两套衣服。工作一天外面的衣服会很脏,回家时要穿上干净衣服,心里才舒服。”杨玉超说。
20分钟后,杨玉超买饭回来了。“一人一份菜,两个馒头,一顿饭花6块钱就能吃饱。”他们在地上铺了张纸,然后席地而坐,吃得不亦乐乎。10分钟,午餐就算解决了。就地休息一会儿,13时30分,他们穿上工作服,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环城公园、天香公园的四角亭、六角亭、木质座椅、长凳,都是我们建造的。”杨玉超一边忙活一边说,“自己的劳动成果能给市民带来方便,我们就会很欣慰。”
本报记者 李艳粉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