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都有“纪检组”
——我市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菏泽网讯
“自打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里的事儿顺当多了。这不,俺村869户村民全部按下了手印,要求村庄整体改造建设新农村!村民意见这么一致,村监委功不可没……”初秋时节,记者在鄄城县采访,郑营镇刘灿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进忠颇有感触。
和村民交谈,记者发现,这里的村民更习惯称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纪检组”。
创新是被“逼”出来的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在村民委员会直选中,农民越来越更加关注自身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越来越更加关注干部是否廉洁。
巨野县田桥镇泗兴屯村监委会主任孙念鱼说:“一个村干部只要在经济上没问题,即便他政绩不大,村民照样可以选他当干部。”
郓城县纪委常委杨运臣说:“从这几年查办的案件看,大多数倒台的村干部,几乎都有经济问题。”
原来,“经济问题”与村干部命运的关系是如此紧密。
定陶县张湾镇张湾村的例子,或许可以说明我市破解二者关系、对村干部实施监督的探索轨迹。
1997年,定陶县张湾镇在镇经管站工作的王德杰回村当了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王德杰怀着一腔热血,为村里修了路、打了井、办了电。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他把报销签字权交给了村委主任董国全,每笔账目都在村公开栏里公布。
然而,村民却有不同的看法:王德杰朋友多,经常到饭店吃喝,谁能保证他花的不是咱村民的钱?
无端的猜疑,王德杰自然觉得委屈。2002年12月,王德杰在征得村里全体党员、村“两委”成员同意后,成立了由5名老党员组成的村民理财小组,规定每月的1日是村民理财日。村里的各项开支,都要由经办人向村民理财小组说清楚,理财小组认为可以报销,便由组长王风林盖上章后,交村主任董国全签字后才能报销入账。各项账目审结完后,拉出清单,每月4日在村公开栏上张榜公布。
此举一出,村民对王德杰的误解消除了。
村民理财小组长王风林说:“我们虽然只有5个人,却代表着张湾村2000多名群众。印章虽小,但份量重着呢!”
今年5月,张湾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同时,村理财小组被统一规范为“村务监督委员会”,除财务外,把党务、村务也纳入了监督的范围。
与张湾村一样,近年来,我市各级从民主监督入手,在加强农村民主管理、规范农村干部从政行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账村财双代管、村干部考核等制度。截至目前,全市5892个行政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全部挂牌运行。
构建村监委与换届同步
“与村‘两委'换届同步进行,高标准建立村监委,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岳滨介绍说。
据了解,在巨野县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市纪委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进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谋划,要求各县区抓住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强化措施,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所有村务监督委员会必须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办公场地、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
记者看到,在市、县、乡各级制定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定位、建立、运行进行了统一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既受村党组织领导,又受镇级纪委指导,独立行使监督权;每村由3-5人组成,设主任一人,成员中必须有一名熟悉农村财会知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党组织提名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村民代表选举产生;职责是监督村“两委”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村“两委”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级事务、财务公开审核和报账审核工作,负责做好群众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等工作。
在村监督委员会设立的同时,对乡村以往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和监督不同的做法进行了规范、完善:乡镇办事处成立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对村级资金资产实行委托集中代管,村级账务必须经过村监委会审核盖章后方可入账;各行政村建立村务公开栏,实行统一审批程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簿册格式;述勤述廉,把对村干部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建立交流平台,答复群众询问,落实群众意见建议;对村集体经济事项等村级重大事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村级重大决策必须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执行。
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的普遍建立,在全市形成了以民主监督制度为保障的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新体系,村级权力监督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农村和谐的“促进剂”
刘进忠说,刘灿武村酝酿新农村改造时,大多数群众非常拥护,但也有少部分农户有顾虑,怕暗箱操作,怕搞成半拉子,怕个人经济能力承受不了。
从教师岗位下退下来、被村民选为村监委主任的周学宪说:“针对群众的顾虑,我们5个监委会成员认真听取了村‘两委’的介绍,通过论证分析,感到这是一件改变老少爷们居住环境的好事,就分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他们很快就打消了顾虑。因为我们是替群众说话的,群众都很相信我们。”
和周学宪一样,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成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成为农村和谐稳定的“促进剂”。
——优化了农村权力治理结构,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据统计,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建立以来,全市各行政村已实施监督事项3260个,提出质询意见5370多条。在鄄城县,村监委通过清产核资,共清核各类资金200余万元;固定资产4860万元,在建工程
320万元,结转各类在建工程186万元;核实各类经济合同386份,总金额168万元,盘活集体闲置土地、林地等资源3680亩。
——搭建了沟通交流和协调的新平台,增进了干群间的理解信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不和谐因素。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以来,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200余件,全市各县区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没有出现一起集体大规模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鄄城县农村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了35%,堵塞农村不合理开支和防止集体资产资源流失2000万元。
——使村干部学会了在新形势下运用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和市场经济的办法开展工作,依靠民主、法制、服务、示范来行使权力,从而带动了村民自治能力的提高,推进了村级民主管理的进程。当了20年村支书的鄄城县引马乡大黄庄村葛广福深有感触:“当干部一怕糊弄,二怕处事不公,三怕不坚持原则,四怕身边不清,五怕服务放松。村民选我当干部,权力是群众给的,我就要经得起群众监督……”
岳滨告诉记者,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立,在全市初步构建起了党支部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三权明晰”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筑起了一道预防农村干部腐败的“防火墙”。
记者 董显增 通讯员 许超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短信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