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景秀美 今日满目疮痍
救救我们的护城大堤
本报记者 郭 青 淑娅
中国菏泽网讯
近日,不断有读者向本报反映,菏泽护城大堤上的树木被破坏,堤土被盗挖,让人非常心痛,建议有关部门保护有着四五百年历史的护城大堤。
树木被偷伐 堤土被盗挖
5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菏泽二中西面的护城大堤,沿大堤向北走去,看到有些堤段坑坑洼洼,被挖掘的痕迹随处可见,有些坑里堆满了垃圾;大堤上或两侧的树木,有些被折断,有些树干上留有明显的砍伐痕迹;此外,在一些树木稀少的堤段,被种上了小麦、蔬菜。而在大堤外滩处,很多地方更是被附近居民当成了“自留地”,大面积栽种了各种农作物。
随后,记者又来到牡丹区22中附近的东护城大堤,这里更是一片狼藉,俨然成了垃圾处理站,剩菜、剩饭、菜叶等生活垃圾散发出阵阵臭味。
绿地面积大 管理有难度
近几天,牡丹区园林处工作人员也接到一些市民反映护城堤遭破坏的电话。提起此事,他们也很头疼。该处一工作人员说:“大部分人都是夜间在大堤上挖坑取土、盗罚树木,管理难度很大。我们也曾多次对种的庄稼、蔬菜进行过清理,但屡禁不止。”这名工作人员还说:“在菏泽撤地设市环卫体制改革时,政府曾对护城大堤卫生保洁工作做出明确分工,由环卫部门负责。当时,环卫部门也曾派人进行管理。”
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护城大堤由城区四关大队集体管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员,整个护城大堤野草丛生,于是原县级菏泽市政府将大堤管理权逐段收回。1996年,原县级菏泽市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墙和护城堤管理的通告》,根据该《通告》,原县级菏泽市政府结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对大堤的清理、收复工作,交由园林部门管理,但东大堤原康庄大棚以北部分堤段在收复以前就毁坏严重,不复存在。
“护城大堤从蒋震植物园向东到牡丹路路口,过市计生委到牡丹区22中,然后到康庄,再到付堤口……这一圈儿下来一共是16.7公里。”牡丹区园林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当年的《通告》规定,护城堤属国家所有,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绿化环之一,其范围为里七(丈)外八(丈),即从内堤脚向里23.3米,从外堤脚向外26.7米。当时,他们对护城堤范围内非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了拆除,推平了坟墓、推倒了墓碑。“前几年,偷土、盗树、埋坟等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我们还派专人在夜里蹲班值守,对一些损坏堤段进行复土修复,情况才有所好转。”该工作人员说。
既然已有明文规定,还进行了整治,为什么破坏大堤的现象依然存在呢?对此,该工作人员解释,整条护城堤绿化面积66.9万平方米,战线长、范围广,且又紧挨居民区,他们人手少,管理起来非常棘手,让不少人钻了空子。
保护大堤 迫在眉睫
“护城大堤是菏泽古老文化的缩影,我们应该保护。如果没有了,我们再后悔,就什么都晚了。”市民李军说,他小时候还经常跑到大堤上玩耍,那里留下了他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
市政协委员谢鹤展认为,保护大堤已经迫在眉睫。“菏泽的护城大堤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历史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应该对它进行绿化、保护。”谢鹤展说,原来的赵王河也是蚊蝇满天,这几年经过规划改造,已成了菏泽市民最喜欢的休闲场所,为什么护城大堤不能进行如此开发利用呢?他建议,政府应该像开发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那样,对护城大堤加以开发,这样菏泽城会更美丽,更宜居。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会长潘建荣说,护城大堤和城墙作为古曹州外圆内方城市格局的历史见证,是我们菏泽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防洪还是城防,护城大堤在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古曹州城延续至今的重要保证,我们没有理由不进行保护。”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已将保护大堤纳入议事日程,计划待条件成熟时进行开发、改造;有关部门也呼吁广大市民爱护大堤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土,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关链接:
据清《曹州志》记载,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曹州知州沈韩为保护州城,在离城五里四周筑护城堤,以防黄河决口。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曹州知州周鼎重新修筑州城及护城堤。嘉靖四十八年(公元1569年),兖济分巡道许鼎臣加固护城堤。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由于连年大雨,水淹田地、房屋,为防止护城堤被冲垮,曹州知州许恩率众在护城堤上植树万余棵。今天的菏泽护城堤,基本保留了400多年前的原状。
资料提供:潘建荣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短信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