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从头越 煤海踏浪行
——鲁能菏泽煤电公司开发建设纪实
记者 边兆聚 李强
中国菏泽网讯
首次涉足煤炭开发领域,却要在国内罕见的恶劣地质条件下,肩负菏泽人“尽快出煤”的热切期盼……1998年,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信心与质疑,希望与观望并存。
对于菏泽煤电人来说,道道雄关真如铁,步伐要从头迈起——
2001年4月30日,鲁能菏泽煤电公司依法取得彭庄井田探矿权;
2001年12月,彭庄井田成功探测到5.86米厚的煤层;
2004年4月18日,彭庄矿井正式开工挖掘;
2006年8月28日,彭庄煤矿成功实现联合试运转,第一箕斗煤在万众瞩目与欢呼声中跃出井口;
2009年9月28日,彭庄煤矿的“孪生兄弟”郭屯煤矿重演此幕。
沿着这样的时间轴线,菏泽煤电人以从容的姿态信步煤海,踏浪而行,撷取了浪花朵朵:“十一五”期间,公司累计上缴税费9.3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其中,2010年原煤生产占全市原煤总产量的28%。
一种精神·新时期的“挖井人”
纵观菏泽现代发展史,其实是解决两口“井”的问题:一为“水井”代表的民生温饱;二为“矿井”代表的工业经济。
自2006年8月28日,彭庄煤矿出土菏泽第一块“乌金”起,一个新的“矿井时代”来临了。这个时代的决策者是党委、政府;这个时代的践行者之一则是鲁能菏泽煤电公司。
挖井因思吃水苦,吃水当思挖井人。公司总经理陈明磊不止一次提到,鲁能菏泽煤电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菏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理解,为民谋利、造福一方的“挖井人”精神要延续下去。
在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中,几组数据引人注意:一是投资和利税。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完成各项投资30亿元,以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税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主的“两架马车”动力强劲;二是在“公益性捐赠”方面,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数据述说着“反哺社会”的行动——
公司每年都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等慈善捐款活动,累计捐款36万元;积极组织员工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1万余元,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6万余元。2010年被郓城县评为“最具爱心企业”。2011年,为支持地方抗旱保苗,捐款2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菏泽压煤搬迁第一村——郓城县张营镇小屯村新址鞭炮齐鸣,车水马龙,879户农民喜气洋洋地迁入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居。
2007年,公司捐款1000余万元用于郓城县迎宾大道的建设,投资数百万元建成高等级乡村公路。2010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郓赵路,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和面貌。
同时,公司组建以来,面向社会招聘用工2000余人,并带动了地方餐饮、建材、房地产等产业发展,一座伴随着彭庄煤矿、郭屯煤矿建设而成长的小城镇生活圈日益繁荣起来。
一种执着·2564天坚守一个“0”
当鲁能菏泽煤电公司的各项工作在时间轴线上不断增进,有一个“基点”却被定格为恒久——彭庄煤矿经历了从开工建设到出煤的日日夜夜,百万吨死亡率始终为“0”!截至2011年4月25日,彭庄煤矿已经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564天,郭屯煤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60天。
安全从何而来?公司总经理陈明磊说,安全来自于端正的态度,先进的技术、科学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他有句口头禅:对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坚决让他“丢帽子、丢票子、丢面子”!
公司秉承“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通过牢牢构筑“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文化、班组联保、风险评价、安全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公司组织建立了涵盖安全目标、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内容的22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了285条安全质量管理细则;每年修订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强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按照“整改、复查、处罚”的原则,严格问题的落实整改;形成了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良好局面;建立了矿井安全信息管理中心,明确了问题通知单、电话汇报、安全举报的三类安全信息处置机制,确保安全问题整改“六落实”,形成了集预警、预报、跟踪处理的交互式、全覆盖、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神经网”。
2010年,公司组织各类安全大检查69次,查出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安全问题1946条。煤矿“本质安全”的框架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充实。
一种信念·向地下800米挺进
副井表土厚度586.2米,世界第一;冻结深度702米,国内第一;检查孔涌水量928立方米∕小时,巨野煤田各矿井之首,以及42℃的高地温,高地压……郭屯矿井建设作为国内难度最大的矿井之一,就像一座遍布机关的“碉堡”,攻克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菏泽煤电人抱着必胜的信念,向地下800米挺进。
为了掌握矿井勘探开发的第一手资料,建设者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创业精神,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怀揣干粮,身挂水壶,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在工地一待就是几个月,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但没人抱怨。
在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冲刺阶段,分管领导、技术专家和许许多多的工人在罐头盒一样的栈道内、顶着40多度的高温紧张调试设备。一位技术人员说,虽然每天都会运来大量冰块降温,但还是把人热得每天要喝下20公斤的水。
最大的障碍还是技术难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公司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与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密切配合,借鉴临近矿井先进技术和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
“郭屯矿井主、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副井井筒掘砌采用进口挖掘机、中心回转抓岩机等先进技术装备,为保证井壁安全采用混凝土集中制作供应的方式等等,均为国内首创。”公司总工程师王新坤说,“这些技术不仅为郭屯矿井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巨野煤田其他矿井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据介绍,这些技术中,郭屯煤矿“特厚冲击层及强含水层中702米冻结法凿井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煤炭科技一等奖;“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获国家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可以说,矿井挖掘每推进一米都是技术的巨大进步!
一种思路·追寻资源利用率极点
2007年,由于彭庄煤矿生产能力加大,矿井水处理受到限制,部分煤泥水直接外排,污水横流,影响了环境,也造成煤泥浪费。然而,经过在煤流系统中安装压滤设备的改造后,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一技改投入了15万元,不仅每年可减少排污费用70余万元,实现了煤泥水再利用,压滤的煤泥每年还可以创收90多万元。”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谭炳刚说,“这只是菏泽煤电坚持科学发展,追寻资源利用率极点的例子之一。”
促生产就是促发展,促节约亦是促发展。近年来,菏泽煤电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工作狠抓落实,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基建、生产技术难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材料特别是能源消耗。
郭屯煤矿原设计首采工作面在3下煤层,属薄煤层,开采难度大,但同样是宝贵的煤炭资源,公司因此果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将3上与3下煤层统一考虑,设计并行开采。尽管矿井达产的时间会有所滞后,但却能够多开采煤炭资源300多万吨。
2007年底,彭庄煤矿1303工作面开拓过程中,有一条断层将工作面“拦腰”切断,上下顺槽距离悬殊100米,如果沿最短的顺槽开拓切眼,将造成近3万吨煤炭浪费;如果沿断层开拓切眼,工作面就会形成一个倾角,给回采工作带来难度。为了确保资源回收,在掘进任务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矿班子成员经过论证,大胆提出沿断层开拓切眼,回收原煤。采用大回转采煤法,将过去视为边角废料、往往被丢弃的三角煤成功回采,多产能3万多吨。目前,彭庄煤矿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95%以上,高于国家相关标准。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