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土地效应”的背后
——看定陶县如何盘活闲置企业破解招商瓶颈
中国菏泽网消息 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如何破解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发展瓶颈,在新一轮的经济角逐中赶超进位?定陶县的对策是,想方设法盘活资产存量,打破发展僵局,在夹缝中拓展空间。
遭遇寒流
年初,该县举行了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当地重点企业代表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受邀参加。会上,所有的人表情严肃,整个会场气氛紧张。有人说,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人指出定陶县企业现状,原材料涨价、准入门槛和环保要求提高,导致近半数的生产企业减产甚至停产、转产,许多纺织企业效益下滑。
腾达制衣有限公司是入驻定陶(烟台)工业园较早的企业之一。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不停止生产。随后,蓬达木业、名扬汽修、黄金塑业等一批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陆续在一片“狼来了”的危机呼喊声中,纷纷退出市场。
成长型企业突遭寒流,也就意味着定陶工业经济的“主角”地位开始被撼动。更为让人伤脑筋的是,在整个招商引资过程中,工业发展所需求的土地却寥寥无几。同时,由于初创时期的粗放式招商,造成一些项目质量不高,投入产出比低,出现了大量厂房闲置现象,经济发展处于僵局,形势火烧眉毛。
寻求“破冰之策”
如何打破发展僵局寻求“破冰之策”?该县正视现实,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敲门石”:建立创业平台,制定创新政策,鼓励企业以“亩产论英雄”;实施回归工程,盘活存量闲置厂房,发挥应有作用。其中后者更是解企业用地“近渴”的一条有效措施。于是,该县组织人员对停产、关闭企业的闲置厂房、场地以及建筑结构、交通等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闲置资产档案。经过调查摸排,30余家闲置企业“浮出水面”。
闲置厂房的底数摸清后,该县开始集中向外推介,在招商中积极为对厂房有需要的企业“牵线搭桥”,主动为企业联系、衔接、办理相关手续,促使闲置资产以联姻、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让给优势骨干企业经营。总投资5亿元的山东五洲医疗器械工业园项目在落户过程中,县工业园和定陶镇负责同志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先后列举了多个供客商选择的闲置企业,在实地考察后,客商最后决定使用停产近两年的腾达制衣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的首选场地。企业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创造了惊人的“定陶速度”。
一着多赢的棋
占地100余亩的中诺化肥有限公司因为无力经营,致使企业长期闲置。当花乡肥业有限公司以600万元买断该企业的所有产权后,双方均感到满意。企业将闲置厂房一次性卖断,并且价格适中,感到很可贵。"花乡"老板也觉得很划算,他认为,在企业用地如此紧张的当前,要批地建厂房,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况且用600万元建成这么大的厂区和厂房,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采访中,该县主要领导告诉笔者,盘活闲置厂房是一着多赢的棋。一是盘活了资产,拓宽了发展空间;二是引进了企业,壮大了当地经济实力;三是因为设置了企业引进门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在为企业全程服务中,提升了政府服务能力,改变了干部形象。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升温,该县规模企业开始逐渐茁壮成长,一批新项目纷纷抢滩。然而,在引进企业、盘活闲置厂房过程中,县里并非“饥不择食”,而是注重量质并举,设置了若干准入门槛,要求嫁接企业必须是集约型、环保型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通过对部分停产企业进行招商改造、嫁接整合、引资盘活,该县新上了一批高科技、环保型项目。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县先后有28宗闲置企业被客商“抢”走,仅盘活存量土地就达1300余亩。
通讯员 孔 涛 宋国强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