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雁群查阅资料
听到母姓,每个人都很惊奇
中国菏泽网消息 “免贵姓母,性别男,兴趣广泛。”每当别人问起母雁群的姓名,他总会风趣地如此介绍自己,然后又习以为常地看到对方惊奇和好笑的表情。
今年27岁的母雁群在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学生科工作。可能是“母”字的特殊性,包含性别的意思,又因为此姓极少见,所以初闻着,都觉得难以置信,并感到很可笑。母雁群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姓氏的时候,都会重复一遍:“对,我姓母,母亲的母。”
母雁群家住单县单城镇孙草庙村,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姓母。“上小学时,我和堂弟一个学校,同学们都喊我‘大母哥’,喊他‘小母子’,我还觉得挺自豪的呢。”母雁群说,除了他们村里的人外,他还从未碰到和他同姓的人。大学时候的一次体检,一位老先生听到母雁群的姓氏,感叹地说:“自己活了60多年,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个姓。”
母雁群大学时的法律基础老师姓“公”,说话特别幽默。他说:“别人都喜欢喊我‘老公’,但是千万别喊你‘老母’。”母雁群说,这个公老师上课非常喜欢让他回答问题,有次提问男女选择配偶标准的问题,“老公”说这个问题“老母”回答最合适。母雁群也幽默地回答:“关键是性别要选对”。
母姓起源
母雁群在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因此,他也从各方面对自己的姓氏渊源进行了查询,但并没有找到确切的说法。“中科院院士母国光曾在谈起姓氏起源时,说‘母’姓源自山东省,在泰安有一个母家庄,村庄的居民多数姓母。而在四川西部羌族自治州母姓特别多,羌族的母姓是从少数民族胡母姓演变而来,跟我们不是一支。”母雁群告诉记者,通过历史资料,他找到自己姓氏有两种来源,其一是由“毋”姓演变而来,其二是由“沐”姓演变而来。“明代太祖朱元璋时期有名大将叫沐青,曾率领神机营远征云南,后在云南安家。《鹿鼎记》中提到的沐王府就是沐青后代所建。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后,许多汉人以明代名人为旗号反清,其中就有人打‘沐王爷’名号,后来遭到镇压,沐氏族人为了躲避牵连,改姓母。”母雁群说。
随后,记者与母雁群一起在网上查询,得知“母”姓起源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母”姓是从复姓“胡母”而来,源于田姓,所谓“系出田氏”。战国时期的齐宣王封他的弟弟在毋仰(即母乡、无盐邑,今山东东平),古时“母”、“毋”二字相通,其后人取姓“胡母”氏。后裔子孙分衍为三个姓氏,即胡母氏、胡仰氏和母氏;第二种说法,“母”姓源于母邱氏,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后裔子孙中,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母氏者;第三种说法,“母”姓源于复姓,历史上,复姓毋盐氏、毋将氏、毋车氏、毋终氏等诸姓氏,皆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母(毋)氏者。第四种说法就是,母姓融入少数民族姓氏。
迁徙分布
母姓早期主要生活在山东一带,汉唐之间在山东东部形成郡姓望族,后因战乱、仕宦、移民以及明清之际闯关东等原因,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
母氏的的历史很久,但人数不多,如今在山东的泰安、邹城,河南、四川、河北、贵州、黑龙江等地,均有母氏族人分布。
“至于母姓名人,我知道的有三国时期的毋秋俭,是一位名医,还有一位就是在光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科院院士母国光。”母雁群说。
据悉,在《稀姓录》中提到母姓的名人,唐有母照,宋有咸淳进士母梦牛,明有母德纯。当代中国作家母国政、母碧芳也是母氏家族的名人。
文图/郭 青
(责任编辑: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