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作璋接受晚报记者采访
安作璋题字
——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作璋
中国菏泽网讯 在日前举行的菏泽文化研讨会上,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他一口纯正的鲁西南乡音让人倍感亲切,发言时态度谦逊而又不失大家风范。他就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历史学家、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作璋。
从史书中汲取力量
安作璋1927年出生于曹县县城的一个书香世家,他少年时代便熟读了《资治通鉴》、《前四史》等史学典籍。抗日战征爆发后,他被迫转到皖北一所中学读书。由于条件艰苦,安作璋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双腿也因此落下残疾。“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安作璋说,这些古人对他有很大的鼓舞和启发。1951年,他从齐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教学与研究。
做学问要下“笨”功夫
安作璋说:“做学问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是要下‘笨’功夫。”在史学界,他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著称,他案头的许多史书都被翻烂了。安作璋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尤其是秦汉史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秦汉史之大家”。他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与汉书》、《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秦汉官吏法研究》、《刘邦评传》、《学史集》等十余部。此外,他还主编了《中国史简编》、《秦汉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山东通史》、《中国运河文化史》等多部史集。山东地方史也是安作璋的研究重点,未来几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山东通史》进行修订,此外还要加强对菏泽古代历史的研究。
愿为家乡史学研究尽一份力
菏泽文化研讨会筹备时,大家认为安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只是试探着向他发出邀请,但安老听了会议筹备情况后欣然应允。研讨会期间,无论外出考察还是会议发言,安老都认真对待,从不缺席。安作璋认为,菏泽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古遗址众多,对于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首先要妥善加以保护,然后再科学地开发、利用。菏泽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应尽快开展,这将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菏泽历史文化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先秦时期,因为这和中化文明起源有关,另外秦汉至明清时期菏泽也是一个“高文化区”,对这些历史也应该进行整理和研究。他对记者说:“现在我还走得动,还能思考一些问题,只要家乡需要我,我随叫随到!”
文/图 张 伟
(责任编辑: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