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
周锋,本报记者
说事嘉宾:
郭庆华,32岁,山东君诚仁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文生,55岁,下岗工人
邵先普,35岁,老森沟东北特产菏泽店经理
吕绍先,21岁,菏泽锦绣花园小区居民
胡玉,35岁,市政协委员
韩健,35岁,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
酒后出事,“酒友”担责
中国菏泽网讯 主持人:中国酒文化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把酒言欢是酒文化的特征之一,但也有不少人由于饮酒过度而出事。酒后出事,劝酒者是否要对此承担责任?
吕绍先:与朋友欢聚,酒是不可缺少的“话肴”,有酒才能尽兴,有酒令才能活跃气氛,互相敬酒是朋友间加深友谊的方式。有人喝高了,那是自己的酒量不行,酒杯在自己手上,喝不喝还不是你自己的事啊,况且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够对自己酒后的行为负责。我认为,一人做事人一当,自己酒后出事,怨不得劝酒的人,毕竟,劝酒人的主观动机并不是说要害人。
邵先普:生意人会经常参加各种应酬活动,免不了被人劝酒或劝人喝酒。不劝酒,别人会认为你小气,连点儿酒都不舍得让朋友喝,以后还怎么一起做生意啊?其实,大多数人喝酒都是很无奈的,关键是社会风气就这样。但我反对劝司机喝酒,开车如同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劝司机喝酒的人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韩健:虽然驾驶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如果是明知驾驶人不胜酒力仍不断劝酒,导致其醉酒并最终酿成事故,情节严重的,劝酒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如酒桌上有人不想喝酒,也请尊重对方的选择,切莫强行劝酒,这才是朋友之道,也是一种文明的社会风尚。
郭庆华:酒后出事,劝酒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由喝酒上升到劝酒,就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双方的一种默契,饮酒过程中产生的附随义务是存在的。例如,酒后驾驶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劝酒相当于劝他人违法,构成酒后出事者的“从犯”。同时,朋友之间饮酒相互劝诫、照顾不仅是道德上的义务,也是一种法定义务。现实生活中,因劝酒而导致人身事故的,劝酒者往往要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人喝酒,大家担责”的案例屡见不鲜。
劝酒花招,层出不穷
主持人:在菏泽一带,劝酒招数花样繁多,不知各位嘉宾见过哪些?
邵先普:酒桌上常用一些劝酒辞,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量小非君子,无酒不丈夫” 等都让人耳熟能详。还有的用激将法劝酒,比较俗, 但一般都很管用,如“和领导喝了,不和小百姓喝不够意思吧”、“认我这个兄弟,就喝了这杯”、“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是纯爷们的,都干了”……
吕绍先:菏泽流行不少酒令,比如划拳、压指、揭扑克牌、忽酒、掷骰子,以及青蛙落水,老虎、棍子、鸡等等,喝起酒来很热闹,不知不觉大家都喝多了。还有的请客者预备了不同品牌的白酒,先拿一瓶酒,喝完后再拿出另一瓶不同品牌的酒,每个白酒尝过来一遍,不少人都晕得差不多了。还有的请客者拉来不少能说会道的劝酒朋友,轮流到酒桌上轮番敬酒。
文明举杯,健康饮酒
主持人:饮酒过多,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会祸及他人。酒桌文化需要移风易俗,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建“文明举杯,健康饮酒”的饮酒新时尚。
王文生:酒逢知己千杯少,饮酒成为人们联系情感的重要纽带。热情好客本身没有错,但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生活习惯,要分场合,要注意饮酒时的礼节,适度少量饮酒有利于健康,反之,就会危害健康。文明饮酒不要划拳,还要把握好自己,不强劝酒,不酗酒闹事。
胡玉:要做到文明饮酒,必须要有良好的酒德,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饮酒有节,敬酒有礼。要明白,喝酒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最终目的,通过饮酒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在聚众饮酒时,特别是面对初次见面者时,千万不要过度劝酒,更不能以个人的酒量去衡量别人,不要强人所难,要充分尊重对方,让对方掌握饮酒的主动权,只要对方喝得尽兴就行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高雅的酒文化是符合大众心理要求的。从长远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明程度、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劝酒逼酒斗酒之风必将逐渐淡出社会生活的舞台,但这需要市民意识的逐渐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责任编辑: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