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东明事件谁该反省
■ 第三只眼
我认同对当地官方的一些批评,但从现在掌握的信息看,东明事件的主要症结不在此。而对事件的反思与评论出现极端化的倾向,也只不过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局限而已。
山东省东明县“万人突发甲状腺肿瘤”事件暂告一段落。各方对此的评论也不少,但切中肯綮的似乎不多。这一方面显示出评论的困境,即在事实不很分明的情境中发表高见的局限;但另一方面,在事实真相基本清晰之后,仍有似是而非的言论广布,则可能是囿于一种惯常的思维模式,只见刺而不见梁木却不自觉。
关于官方调查给出的甲状腺疾病的比例,有好几个。就体检者的比例而言,患甲状腺疾病者大抵在14%以上,至于对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病例汇总,患甲状腺肿瘤的比例则在15.61/10万(约1/6000)。这些数字的差异,引起比较强烈的质疑。
有记者说,“常识”是,0.001561%这个结论可信度几乎为零(他这里划错了一个小数点,应为0.01561%)。他称自己两天的踏访中,统计了大量家庭的患病情况,并查看了病历,发现患病率约在25%-30%左右。
作为参与调查报道的记者,我感觉这中间的一个问题,可能是没有将一些基本的概念区隔开。1/6000,指的是甲状腺肿瘤的患病比例,而之前就体检者而言的14%多,乃是患甲状腺疾病者的比例,他们中绝大部分是甲状腺结节(不是肿瘤),平时无不适,也不需吃药治疗。两个数字并不矛盾。
再回到该记者实地调查的25%-30%。一个事实是,甲状腺疾病并不是每家均等的。我想该记者能采访并查核病例的,多为请愿事件的积极分子,他们通常家族中患病比例比较高。按这个比例,官方公布14%多的患病比例,似乎也还不是太离谱。
有一个事实需要强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在2008年10月《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中有结论说:“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触诊发现一般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7%,而高清晰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达20%-70%”。如果大家对这个并非针对东明县而下的结论还肯相信的话,就会清楚,东明县甲状腺疾病并不严重。
东明之外的县市,没有发现高比例的甲状腺疾病,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甲状腺超声检查列入体检项目(我所在的单位体检,也只是用手触诊甲状腺)。山东省调查组,之所以把参合农民的病例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其他县市没有把甲状腺列入超声体检项目,他们接下来只能在这个层面和其他县市做对比。
至于当地的化工污染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我愿在这里引用退休教师葛俊之的话(他也是签名反对的积极分子,甲状腺疾病患者)。当我向他复述官方调查结论说,甲病的比例和化工厂分布没明显相关性。他开始强烈质疑,说:位于黄河滩区的菜园集乡,他的一个熟人检查了没有甲状腺疾病,那里没有化工厂。过了一会,他又说:自己儿子所在的下屯乡学校,没有化工厂,但患病比例也不少。事实可能并不那么复杂,有时是报道把他搞复杂了。
我认同对当地官方的一些批评,但从现在掌握的信息看,东明事件的主要症结不在此。民众是否应该在汹汹民意间保持冷静,避免被非理性的民意所绑架?对事件的反思与评论,如果不将炮筒对准官方,似乎在当下成了一种政治不正确。而在我看来,它的极端化也只不过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局限而已。
这么多年的采访经验,让我相信,近代以来的相当一部分公共事件,常常被掌握主流思潮话语权的人按照自己的偏见写就。我也有自己的偏见,但我努力提醒自己不做一个盲从和智力偷懒的记录和评论者。东明事件已是一个公共事件,此文或能在一面倒的众声喧哗中传达另一层面的真相。
□韩福东(记者)
(责任编辑 李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