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3年08月08日
第A02版:看菏泽·要闻

2023年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

营造“阔海”凭鱼跃,菏泽这样做

新闻发布会现场。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8月7日,2023年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解读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介绍我市在推进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方面的创新举措。

加快塑成四大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8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三亮”专题行动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议,提出加快塑成“高效便利政务环境、一诺千金诚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舒心暖心创业环境”4大环境。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审批局分别牵头起草印发了《菏泽市2023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开展“三亮”专题行动推动营商环境创新提升的实施办法》《菏泽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试行)》和《关于服务全市市场主体提质增量强活力的二十条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升级“4.0版”

《菏泽市2023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是我市自2020年以来第四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可以说是“4.0版”,在21项领域细化制定了195项任务措施,每条措施简明扼要,直面解决问题,逐项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完成时限、任务落实具体要求”。

聚焦惠企利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效能。从开办企业到办理破产,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体系,推进涉企证照“一照关联”“一码通行”,持续推进办理破产“繁简分流”。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审批便利度,推行分段办理施工许可,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率。深化“水电气热”等联合营业厅制度,深化供电服务领域“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深化政务服务“跨域办”“集成办”“智能办”,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推动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效。

聚焦规范有序,增强全过程监督管理能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和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委托放权事项监督管理,推进政府采购数字化监管,依法从严查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探索加强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深化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不断提高监管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聚焦要素保障,提高全方位支撑发展水平。全面推广不动产“带押过户”,优化企业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全程网办”,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加大金融贷款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和培育壮大。精准快速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提升人才政策服务机制。加大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力度,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聚焦公平公正,加大全领域法治保障力度。制定出台《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法治层面为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提供“硬核”护航。持续完善政法系统“接诉即办”服务机制,支持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及时响应企业司法服务需求。建立完善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创新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对执法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切实保障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健全完善配套办法措施

围绕195项年度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任务的落地落实,我市配套出台了“三亮”专题行动实施办法、信用建设实施方案、二十条措施。其中,“三亮”专题行动实施办法严格规范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审批监管行为,倒逼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优化提升;信用建设实施方案规范市场主体和自然人,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二十条措施”将服务管理拓展覆盖至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任务推进、服务管理、监督约束全覆盖。

“三亮”专题行动实施办法方面。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以全方位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为核心,以基层一线为重点,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发现表扬一批爱岗敬业、担当作为、优质服务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纠正治理一批衙门作风、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的突出问题和个人,实现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通过开展“三亮”专题行动,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服务意识和规矩意识,以实际行动锻造作风、实干笃行、尽责担当,形成家喻户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信用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3部分。工作目标主要是打造“诚信菏泽”,在全市持续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社会氛围。主要任务是信用信息归集、信用主体评级、信用信息应用、信用信息宣传4个方面,包含11项重点工作。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导落实和强化结果应用等3项任务。

“二十条措施”共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包含市场主体开办便利化、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化、配套要素供给系统化、财税金融支持长效化、服务与管理人性化、强化组织保障。

推动营商环境“无感监测”

我市将切实发挥市直各领域牵头部门“领头羊”作用,统筹推进本领域改革任务。

全面推行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机制,在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政企网格融合服务等方面努力争取一批省级试点,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增强投资吸引力等维度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探索推出一批具有菏泽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细化完善各领域营商环境考核内容,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依托“12343”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热线,对全量市场主体开展常态化满意度调查,针对性解决一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强化与纪委监委机关联动,适时开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行动,从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政商关系、干部作风等方面重点督查,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细、落地落好。

创新实施“三亮”专题行动

“三亮”专题行动作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主要通过“部门集中亮相、市场主体评价、开展结果运用”的运行模式,推动实现服务能力、工作作风、营商环境三个方面大提升。

部门集中亮相。各县区、市有关部门通过办事场所信息大屏、公示栏或部门网站、公众平台等形式,公开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承担主要审批服务、监管监督、业务办理等职能科(室)的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具体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其他负责同志、工作人员的姓名、照片、所在岗位(单位、科室)职责等基本信息。

市场主体评价。由市场主体围绕审批服务、监管监督、业务办理等事项,对相关人员开展“无记名打票”形式评价,设置“满意”(100分)、“比较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30分)4个评价档次和“不了解情况”选项,对“基本满意”“不满意”事项,同时收集相关意见建议、具体不满意事项等内容,并汇总得出相关人员得分情况。根据各县区、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得分情况,综合汇总得出本县区、本部门得分。评价内容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三亮”专题行动评价每半年开展一次、每年两次。

开展结果运用。评价结果全市通报并上报市委,并作为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营商环境”等相关指标评分重要参考。

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社会氛围

8月1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菏泽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核心是4大工程,包含11项重点工作,目标是打造“诚信菏泽”,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社会氛围。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系统工程,高水平的信用体系建设需要高质量的推进。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全量归集信用信息,抓好市场主体信用评级,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应用。

充分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实行全链条优化服务、全要素强化保障、全过程公正监管,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尤其在推行市场主体便捷化审批方面,持续落实市内企业登记“异地申请、异地领照、全市通办”政策,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1个环节、零成本、1天内办结。全面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改革,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跨域办”“智能办”,打造了“菏心意”服务品牌。上半年,全市共有市场主体95.4万户,新设立市场主体较去年同期增长50%。近5年菏泽市外省企业迁入量高达1130家,数量全省最多,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营商环境和城市吸引力充分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