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郜玉华 林志刚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时在家主要照顾孩子,听说镇里招公益岗,正好我也符合条件就报名了,没想到真被录取了。”7月25日,牡丹区李村镇村民梁红侠说,上岗前,镇里统一组织岗前培训,现在她主要负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日常工作,比较轻松。
截至目前,李村镇已招聘310名乡村公益岗、29名城镇公益岗人员,让村民就近就业。该镇通过合理设置乡村保洁员、劳动保障员、养老护理员、乡村网格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管理服务员等公益岗位,进一步提升就业帮扶精准度,促进乡村振兴及人岗有效匹配。
李村镇党委书记王化军表示,在招聘中,该镇在人选上重点向脱贫享受政策人员、低收入人员、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等群体倾斜。据了解,李村镇制定了公益岗位管理办法,建立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和日常考核机制,实行“1+1+X”的管理模式,即镇、管区、部门(村)三方管理考核,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日常工作监管,真正实现“让村里人有事干,让村里事有人干”,既增加了困难家庭的收入,也为村级工作增添了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