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通讯员 冉宪波 曹利永) 近日,菏泽市曹州村镇志研究院和冉子文化研究会在定陶区仿山召开曹叔振铎传说研讨会。来自定陶区、牡丹区、曹县、成武县有关基层史志、祖源文化、旅游工作研究人员20多人参加会议。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曹叔振铎,是古曹国的开国之君,中华曹姓的始祖,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1016年,他执政30年。在他的治理下,古曹国呈现出政治清明、民风清纯、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两千多年来,有关曹叔振铎的传说不绝于史。《左传》中记载:“曹叔振铎,文之昭也。”有关文献中还记载:“铎教民有法,实开疆之圣也。”
菏泽市曹州村镇志研究院院长曹恒顺说,曹叔振铎的传说,源于定陶区,广泛流传于我国内地以及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区。自《史记》记载算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流传着他很多由人到君、由君到神的优美传说故事。他葬于定陶城北仿山古墓群,这里已经成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发现的文物有曹国君振铎鼎、曹公簋、曹公子沱戈及大量铜、陶制品。有关曹叔振铎的传说,涉及《曹天王“三招”安天下》《曹天王行雨》《阿谷停云》《仿山庙会》等。
国家行政学院《全球商业经典》杂志原总编辑、编审李占惠说,曹叔振铎传说是曹文化重要内容,对于诗歌《曹风》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收录于《诗经》中的《蜉蝣》《候人》《鸤鸠》《下泉》4篇作品,反映了华夏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愿望,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之一,是菏泽大地上古代人民对于华夏民族文艺宝库的巨大贡献。
与会人员认为,曹叔振铎传说是鲁西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菏泽的重要精神标识,应大力展现曹叔振铎真实可信的形象,进一步提高菏泽文化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