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2年07月12日
第A02版:看菏泽·要闻

如何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我市印发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预警设4个级别,实行分类响应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菏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日前印发,气象部门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和制度,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全市气象灾害综合应急防范工作。

《预案》适用于我市范围内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雷雨)大风、大雾、雷电、冰雹、高温、低温、道路结冰、沙尘暴、干旱、霜冻等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工作。

《预案》提出,气象灾害应急防范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向减轻气象灾害风险转变,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根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救灾需要,气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和制度。利用多源资料融合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及天气学机理模型相结合的暴雨、强对流、气温等客观预报技术,强化多尺度数值模式检验评估和订正,开展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复盘研究,提高预报精准度。

气象部门统一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最多设为4个级别,分别以蓝、黄、橙、红4种颜色对应IV至I级,I级为最高级别。

灾害性天气来临或发生时,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适时增加发布频次,根据服务需要启动部门内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全市气象灾害综合应急防范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及时救助受灾群众。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气象灾害对本部门、本行业的影响分类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