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5日
第A07版:看菏泽·深读

精神障碍者心灵的“摆渡人”

护士长王真带领患者跳操

患者因想家而情绪低落,护士在一旁安慰

市三院副院长刘蔚喜欢看心理书籍

崔爱军(左三)和护士一起查房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如果每个人的心是一片森林,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可能会“生病”,身体生病我们会选择看医生、治疗,同样,心理生了病,也要看医生,也要治疗。精神科医生可以穿越人心的黑暗森林,去触摸那些等待修复的“疾病”。6月10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走进精神科病房,了解精神科医生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故事。

精神疾病患者都有“病耻感”

“共情”是医生的基本能力

6月10日上午9时,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精神科一病区楼下,一病区的患者均为女性,因疫情原因,该病区现在为封闭状态。随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一病区主任崔爱军上了楼,她打开一扇铁门,里面就是精神科。整个病区很安静,只有几名病人在走廊上行走。崔爱军说,病区内有45名患者,现在是娱乐时间,吃完早饭后,大部分患者都去楼上进行活动了。

崔爱军今年45岁,已在精神科工作了26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说,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与他们沟通的方法很简单,摘掉有色眼镜,用平等和尊重来对待他们,有效沟通才能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治疗最关键的一步。“每位精神疾病患者都有‘病耻感’,他们的自卑来源于社会、周围人的歧视,就算是痊愈后步入社会,也有一部分人很难融入。”崔爱军说。

当记者问从业26年的崔爱军,有没有印象最深的病例时,她说有一个女孩今年20多岁,但已经反复住院治疗近20年了,现在还在医院接受治疗。“女孩第一次入院治疗是5岁,因患有情绪障碍,无法正常处理人际关系,家人带她去多地求医,但效果不佳,随后就一直反复住院治疗,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加上从小就医受教育程度有限等,让她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与社会脱节,病情反复加上患病年数长,现在她的家人几乎没来看望过她。”崔爱军说。

在病区内的走廊上,一位60多岁的患者对着窗户低声啜泣,一位护士走过来看到后,默默地守在一旁听她诉说着,并不时地安慰她。崔爱军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解释道:“想家了。精神疾病患者也有正常人的情感,他们只是心理生病了,其他和正常人无异。”对崔爱军来说,与患者沟通需要“共情”,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进行治疗,“科学规范治疗可以让患者回归社会,医生的耐心很重要。”

提及自己的职业,崔爱军说,刚工作时,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为何会选择“精神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与患者相处要有耐心

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有攻击性

从一病区出来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又来到五病区,五病区为男性患者,分为封闭和开放两个“区域”,封闭区不需要家属陪护,开放病区允许一位家属陪护。比起一病区的安静,五病区显得有些“热闹”。医生和护士都在忙碌着,在病区走廊的尽头有一间大的活动室,大部分患者都在看着电视做早操。为了防止病人“走失”,这里的门都是带锁的。而在走廊一侧有一张凳子,一位护士坐在凳子上,守着两个房间,这两个房间里的患者是重点看护对象,需要24小时看护。

“五病区的病人多一些,工作繁重一些,有些患者在发病期间丧失了自理能力,为他们穿衣、喂饭、洗澡、收拾大小便是医护人员的常规工作。”已经在精神科工作了26年的护士长王真笑着说,虽然累,但非常有成就感,当看到病情严重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慢慢好转,可以出院,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在这里,需要24小时看护的病人都属于重症患者,他们都有自伤、毁物、伤人的暴力倾向。如何让患者配合治疗?王真说,对待患者要有耐心,也要有平和的心态,要把患者看作家人,做到不急不躁。

“1977年,我来到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现在已经工作了45年,我深深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伤害自身和他人,而治愈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不仅仅是拯救了一个家庭,而且化解了潜在的社会不安问题,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在这里工作了45年的曾任副院长、现任五病区主任孙良民说,他已经退休了,但因为热爱,又继续选择坚持在岗位上。

孙良民告诉记者,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家庭不接受,他们享受不到幸福的生活,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而且并不是每个精神病患者都具有攻击性。7年前,一位患者家长找到他,说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经常去邻居家敲门,给他人造成了困扰,于是去全国各地的医院治疗,但都没效果,准备在家挖个地窖,将孩子关在里面。

孙良民觉得非常可惜,就让家长带孩子来院诊治试一下效果。治疗了一个多月后,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出院后,患者一直坚持吃药,目前7年过去了,患者不仅没有再次犯病,而且还能外出打工挣钱。“隔上一段时间我就会跟他联系,询问他的近况,他很自律,按时吃药,早起早睡,锻炼身体,当问他为啥不找个对象结婚时,他说因为自己的病情,结婚了就是害别人一辈子,不能这样做。”孙良民对此颇为唏嘘。

16%的居民患有轻型精神疾病

抑郁症患者渐趋低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疾病也随之而来,失眠、抑郁、焦虑、社交恐惧症等都属于轻型精神疾病,而且患病率在逐年增加。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刘蔚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数据,目前,有17%的居民患有精神类疾病,其中16%的居民有轻型精神疾病,而重型精神疾病的患者仅占1%。

“患者在患病早期不能很好地识别自己患上了精神类疾病,比如抑郁症会伴有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患者就会去综合医院看消化内科;焦虑症的患者身体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患者就会去综合医院看心内科或呼吸内科。”刘蔚说,患者周转各大医院进行检查,但都检查不出问题,导致患者反复花钱,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刘蔚提到,现在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年龄逐年降低,大部分原因是学习。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个方面一起成长,但有些家长和老师将关注度都放在了学习上。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家长没有关注;孩子在人格上有缺陷时,家长也没有关注。只有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家长才关注,这也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开始厌学、弃学。

很多人认为只要身体没有毛病就是健康的,往往忽视心理上的健康,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应注意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为了让大众了解、重视精神类疾病,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各个社区、乡镇进行宣传、义诊。

“我们医院也在着重培养一些年轻的医生,他们本身就很优秀,是高层次人才,也一直在精神卫生工作中钻研、创新,像李丽娟、王林平等医生,他们曾多次获得省、市乃至全国的奖项,我们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希望让年轻的医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在精神卫生的工作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服务好更多患者,攻克更多的难题。”刘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