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7日
第A03版:看菏泽·要闻

“笙”声不息,50余载传承制笙技艺

制作

选材

安装

试吹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在牡丹区大黄集镇岗李村,有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制笙师傅张连生,鲁、豫、苏、皖、冀、津、沪几十个省级文工团和剧团用的笙,大多出自他的手。

笙是一种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在婚丧嫁娶的场合和戏曲乐队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制笙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在民间流传已久。5月1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对张连生进行了采访,他最大的体会是:他的技术是学来的,更是悟出来的。

十七岁与“笙”结缘

张连生今年71岁,20世纪60年代初,张连生的父亲撮合了一个“喇叭班”。在挣生产队工分之余,父亲带着几个邻居为当地办丧事的人家做礼仪服务,张连生13岁时就参与其中。

那时服务费用很少,主家会在待客数量确定后再让厨师多做一桌菜,以备丧事结束时把这一整桌送给“喇叭班”首领。回家后,首领要把这桌菜均分给各成员。跟了三年后,张连生才在每场演出后分得几个馒头。

那时“喇叭班”的乐器很单调,以笙、唢呐、竹笛、梆子、铜锣为主。笙是最昂贵也是最易损的,一旦损毁,找专业师傅修一次至少十多元钱,要是增添新笙,价值需好几场演出费用才能凑齐。为了省钱,张连生的父亲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出现跑调、松动的笙维修调试,对损坏严重的笙,父亲也是无能为力。

张连生17岁时,父亲让他拿着一把损坏的笙到几十里外去检修,因为第二天有丧事还要用这把笙,父亲安排他当天务必把修好的笙带回家,他就在修笙师傅那里静静地等着。这个等待过程中,细心的张连生观看了笙被分解的全过程和“病因”以及修理的方法步骤。张连生当时没有想到,这是他定下“笙缘”的第一步。

几十年做笙养家

自外出修笙以后,张连生对笙的兴趣很快由吹奏转为研究。

期间,在活动中一旦伙计们的笙、唢呐等出现反常现象,他总是说“让我看看”。大多情况下,张连生能做到“复位”“保真”等症状处理。现场不能排除的症状,他就将那些乐器带回家,拆卸下零部件,一件一件地观察调试,非要查出到底是哪片簧变了形,还要确认哪个孔与笙斗(底座)没有成为一体。

下场演出时他把修好的乐器带到现场,从没耽误过演出,张连生让伙计们很是佩服。慢慢地,张连生修笙的技术越来越娴熟,名气也越来越大。曹县、东明、定陶、兰考、民权、济宁等地同行慕名而来。张连生靠吹笙、修笙、造笙养家,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桌楞角上度春秋

张连生1970年成家,妻子陪嫁的抽屉桌成了陪伴他50多年的“工作台”。

笙,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笙斗(底座),二是笙妙(竹管)。张连生用的笙斗是上等的柏木,笙妙是鼓浪屿、黄山、巴山上的紫荆竹。

笙妙(竹管)下端的木管与竹管衔接这个工序很精致,笙斗上有14或17个孔,这些孔穿插着高低不齐的笙妙,插入笙斗的深度4厘米,这样的笙业内称“山东把”“河南把”。这个部位是笙发音的基础区域,孔与竹管的衔接做不到天衣无缝,颤音就发挥不出来。这部分结构是“倒塔形”的。按说“倒塔形”的木制品要通过器械旋木,可是张连生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他用折断的钢锯条片自制成剃刀。一刀一刀地刻、刮,直到与笙斗上的孔达到最理想的衔接状态。

笙簧是一毫米厚一厘米宽的铜片,决定着音质,市场上有现成的坯,可是张连生却不用。他收集了伙计们摒弃的烂锣,用自己的土办法分解成想要的尺寸,再用专用工具把铜片刮到一定厚度,这个簧片毛坯就制成了。

粘在笙妙上的簧片是不会发声的,簧片中间要切割成“舌簧”,“舌簧”只有根部与整体相连,其余部分都要分离开来,分离处不能有间隔,如果一张多联的薄单据纸能穿过,这个簧片间隙就太大了,只能报废。解决这道高度精确的工序,张连生还是用他自己制造的家什。他把老式自行车的座簧截取一段,磨成剃刀,标上线,然后用力在铜片上刮,使铜片上的沟与整体分离,使“沟”内的部分能颤动,但不与整体分离。

抽屉桌面的边框是当地最坚硬的洋槐木,50多年里在不知不觉中磨掉了三寸。树墩被张连生在不同部位掏成了槽或洞,当“车床”用了50多年。

张连生做笙50多年,由当初的每月做出5把、售价50元,到现在的每个月做一把、售价6000元左右。

2022-05-17 郭卫东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67638.html 1 “笙”声不息,50余载传承制笙技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