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感谢政府给提供就业岗位,让我有了收入,生活多了一份保障。”3月29日,在菏泽高新区万福办事处尧银社区,新上岗的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张喜荣高兴地说。
张喜荣今年69岁,是一名五保户,年龄已大,不能干重活,也没有固定收入,是典型的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成为公益岗位的一员,意味着自己有了收入保障,这让老人很是开心。
让老人受益的城乡公益性岗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我市将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的安置重点是就业困难群体,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45-65周岁)等群体,张喜荣正是脱贫享受政策人员。
据介绍,为开展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升行动,万福办事处在前期先进行了摸排,了解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情况,掌握相应人员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进而合理设置相应的公益岗位,然后发布需求公告。
“在农村就业最困难的就是这些老人,他们身体不好、文化不高,很难就业,所以首批公益岗设置的是村容保洁员岗位,岗位要求不高,这些老人能干得来。”万福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公告发布、报名申请、民主评议、审核公示、区级审批、协议签订、岗前培训、安排上岗等各个环节,首批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正式上岗。目前,高新区马岭岗镇、吕陵镇、万福办事处及交警部门陆续对符合条件报名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并组织第一批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163人正式上岗,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共36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共127人。
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主要目的是积极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在岗位类型上,我市将坚持需求导向、公益属性的原则,在统筹整合现有公益性岗位基础上,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水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最大力度挖掘岗位资源,结合县区开发计划设立公共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社会事业类、设施维护类、社会治理类等岗位。下一步,我市将结合实际,对岗位设置、安置对象、开发管理流程等环节制定详细、具体的方案和实施细则,全面推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