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11月23日举行的中国·菏泽第二届“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论坛,现场发布了年度主旨研究报告《菏泽扶贫经验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补齐短板的头等大事和保障民生的第一工程,坚持精准方略,深化政策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170.15万人,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市扶贫开发办获评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产业扶贫,筑牢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根基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创新打造多种扶贫新模式,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力争达到“扶贫扶志、变输血为造血、变脱贫为致富”的目标。
定陶区扶贫大棚建设突出了“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定陶区共整合5600万元扶贫资金,在12个镇街集中建设1120个扶贫大棚,大棚收益分配给295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3000户贫困户,不少贫困户依靠扶贫大棚实现脱贫。
我市围绕芦笋、山药、牡丹等种植业,鲁西南黄牛、青山羊等养殖业,纺织、条柳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商、旅游、光伏等新兴产业,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同时,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乘数效应,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与贫困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发展链条。
2014-2019年,我市实施的4793个扶贫项目累计形成可分配收益约2.99亿元,覆盖带动贫困人口98.01万人次。全市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67个,农民合作社2.8万家,家庭农场7539家;分别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4个、19个、168个。
我市还不断规范扶贫车间运营管理,在配套设施、劳动保护、安全环保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探索扶贫车间转型升级模式。目前,全市建成运营扶贫车间3606个,累计安置和带动30.5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9.7万名群众稳定脱贫。扶贫车间还被打造为创业培育平台,为乡村培育致富能人,目前全市所有扶贫车间都由能人经营管理,60%以上为返乡创业者,新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244名。
聚焦深度贫困和特殊群体,确保脱贫全覆盖
鄄城县董口镇鱼骨村位于黄河滩区,频频泛滥的洪水让鱼骨村孤悬黄河对岸临河南省地界,往来村和镇驻地就靠一座浮桥。汛期浮桥不通,原本四五公里的路程得绕上百余公里,但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11月21日上午,鱼骨村的村民们满载着家具和希望,从鱼骨村驶出,用5分钟时间过黄河浮桥,驶向董口镇镇驻地新落成的黄河社区。从11月初开始,村民陆续搬迁,21日基本搬迁完毕。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黄河在菏泽境内长185公里,共有滩区13处、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居住人口14.7万人。曾经,频发的洪水让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深受其害,“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恶性循环成为当地群众祖祖辈辈的苦涩记忆。我市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迁建村台结合黄河文化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充分考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统筹做好社区工程外观和平面概念设计与实施方案编制,做到错落有致、特色各异、一台一韵,彰显黄河滩区文化内涵。
截至目前,我市已筹集资金68.8亿元,建成滩区撤退道路93.9公里,规划建设的28个村台6个已启动社区建设,其余22个村台已全部完成淤筑,正在做基础处理;6个外迁社区中2个已搬迁入住,3个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成,1个预计年底建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取黄河泥沙为主体材料淤筑村台,不影响行洪安全,不破坏生态,每个村台节省成本近亿元。通过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2.4万亩,实现了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为破解“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脱贫解困难题,我市还探索构筑起党政尽职、社会尽心、市场尽能、邻里尽情、子女尽孝和个人尽量的“六尽”互动互补的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了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养老周转房,破解了贫困老人养老安居难题。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周转房1235套,1225位贫困老人入住。
针对特困儿童,我市探索建立了养教并重的全日制寄宿式公益学校模式,公益学校学生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孤儿、特困、残疾等深度孤苦伶仃的孩子,学校为每一名特困儿童免费提供一切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学生周末往返校,免费提供接送用车,该模式在全省得到了推广。
我市持续推进扶贫特惠保险,实现“一站式”结算报销,为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进行了有效探索。截至今年9月,全市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累计赔付52.4万人次、55719.33万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累计赔付18197人次、4684.61万元,家庭财产保险累计赔付1869户、689.71万元。我市在单县开展了防贫保险试点工作,共接收防贫保险救助申请76起,符合防贫保险救助条件的58起,理赔54万元。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探索长效机制
2013年以来,我市累计减贫170.15万人,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依然很大。全市还有72.8万群众脱贫继续享受政策,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压力较大。有些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还未充分激发,没有脱贫致富的长远思路,缺乏创业发展的一技之长。扶贫产业发展、项目管理、资金资产长期发挥效益等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切入点、结合点还不够明晰,充分发挥脱贫攻坚长远效益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下一步,我市将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开展好消费扶贫,推进电商、光伏、旅游、构树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链条,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推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落实扶贫车间山东标准,让扶贫车间成为致富车间、发展车间、“三留守人员”家园。同时,统筹各类保障措施,推广公益博爱学校、养老周转房等典型做法,完善六元互动综合兜底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居民养老保险扶贫政策,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即时帮扶机制,对因病、因灾、因事故和其它原因致贫的贫困群众即时纳入帮扶,给与即时救助。
同时,我市将继续完善双向承诺机制和贫困人口即出即纳、即知即帮工作机制,做到应扶尽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融合,实现扶贫开发“巩固、接续、长效”。探索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形成稳定、高质量、可持续的脱贫成效,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