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1年12月26日
第A28版:开启高铁新时代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陈集镇: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18年10月25日,陈集镇党委书记席云明(左三)为菏泽高铁东站征迁在桶子河村走访群众 2021年6月3日,陈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贤立(左六)与省农机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的专家探讨陈集山药产业全程机械化 菏泽高铁东站展新姿

新时代、新征程,新理念、新发展。几年来,陈集镇在菏泽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主动作为,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群众,追赶超越、开拓进取,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质量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

陈集镇地处菏泽市版图中心,是菏泽市下一步发展的“桥头堡”:西有鲁南、雄商高铁“十”字交汇,北临济铁物流园、青岛保税区菏泽功能区,东临菏泽牡丹机场,南有万福河贯穿东西,镇东西两侧有日南、德商高速出入口,长江路、上海路、漓江路等大市主干道通达境内,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相互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

新旧动能转换,镇域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取得重大突破

2021年1-12月份,全镇税收收入约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家,工业产值约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1-12月份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增幅15.2%。2020年以来,市生物医药港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菏泽)产业园、简道制药、创新药物、知和(山东)大药厂、近岸蛋白、太爱肽等项目开工,累计签订合作协议31个,协议总投资100多亿元。2021年4月,陈集镇被列为“全市重点镇”。2021年10月,陈集镇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名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镇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2020年,提升改造了陈孟路、泉润路、文化路等多条主次干道,硬化4.2万平方米,绿化48万平方米,配套雨污、热力管网4.2公里,规划红绿灯8处;陈集镇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拆迁东李庄房屋42户,成功打通了全长3.9公里的富民路,解决了国华大街交通拥堵的难题;开发区投资7000余万元、镇投资4000余万元,为陈集、七一、八一、盐土等18个村社实施了户户通工程,新修农村公路36公里,硬化胡同70万平方米,铺设下水道60公里,彻底改变了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出行状况。

2021年,征收土地58.92亩,顺利完成钱塘江路、南京路、中华东路东延提前下穿高铁工程;完成陈孟路、富民路、镇政府大院的绿化和亮化工程;完成范阳河、南干渠清淤清障4.2公里;新修保张路、备战路,完成征地清障、顺利启动24公里围镇公路建设;清障50余亩,配合开发区完成漓江路拓宽工程;解决国华苑、盛华达等企业遗留问题,天玺城住宅小区顺利启动;对镇区4公里下水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彻底解决城镇街道汛期“内涝”现状。

“陈集镇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城镇功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突出抓手,近几年逐步加大投入,镇村面貌大大提升,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陈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贤立对记者说。

攻坚克难,以责任担当服务菏泽高铁建设

陈集镇高铁征地拆迁涉及桶子河、常店等5个行政村。2019年-2020年,陈集镇成立高铁建设指挥部,分5次集中行动,完成高铁沿线和站前广场的征地拆迁工作,共拆除院落1230处、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征收村庄建设用地520亩、永久占用农用地1300余亩、临时用地280余亩,发放房屋补偿款、临时安置费、青苗补偿款等5.8亿元!几次拆迁工作均是3天内完成协议签订,5天内完成搬家腾空,没有留下任何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陈集镇高铁片区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为高铁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陈集镇为安置被拆迁群众,征地94亩,规划建设高标准安置区,目前12栋安置房已经封顶。2021年底高铁通车在即,陈集镇开展外部环境整治工作,清障树木20余亩,封闭水井102口,加固房屋40余处,拆除养殖大棚30余亩;为保障高铁广场建设期间汛期排水,冒雨迁坟70余座,征地170余亩,向南打通桶子河景观河,为高铁联调联试创造条件,为菏泽高铁如期通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砥砺奋进,为“菏泽现代医药港”落地营造良好环境

2020年初,陈集镇一周内集中征地400余亩,为全市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提供方便。两年来,陈集镇累计为医药港产业园区、明康产业园、中华路东延、规划2路等征地清障1600余亩,为医药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为我市打造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产业之一的“231”产业体系、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开新局,激发特色农业聚集效应

陈集镇围绕“山药、果、粮、蔬”做文章,持续推进流转土地,着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陈集山药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已形成了以山药种植、仓储、深加工、电商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山药保鲜储存能力达5万吨,实现全国市场四季供应,保鲜山药平均每吨升值3000元。目前陈集镇山药产业从业农民1.3万人,累计年产值20亿元,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陈集山药”品牌价值3.62亿元。“陈集山药小镇”被评为市级特色小镇,以陈集山药产业为主申报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

陈集镇加快推进规模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已累计流转土地2万余亩,打造了多个特色农业基地,乡村三产融合初具成效,规模较大的农业项目包括天久集团山药、桑葚产业链、狮克生态农场、金硕田园综合体。2019年,陈集镇成功通过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首批示范镇验收复审。2021年12月,陈集镇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双向发力,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网格化开展“双城同创”,划分为24个网格,划定停车位1300个、道路标线3.5万米、便民维修点10个、临时摊点6处、小吃街1处,修补坑洼路面100余处,捆扎整理弱电线路3.5万米,粉刷文化墙8.6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商户1000多户、门市外乱搭乱建200多户,清理街面小广告600余处。统一发放了创城服务马甲200余件,累计发放创城资料42000余份,增添、更换宣传栏41处,通过持续创城行动,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投资2800余万元,新建陈集卫生院病房楼、周转楼,新建了16处村级一体化标准卫生室。整合资金1200余万元,新建、扩建了七一、崔庄、马楼、保宁等14个村级场所,新增朱庄、八里庙、曹庙等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全镇中小学新建11座教学楼和6座配套楼,新配备教室空调670台,对八一小学、保宁小学、华堂幼儿园等教育设施修缮改善,新建了刘庄幼儿园,2019年、2020年分别有80名、98名学子考入菏泽一中,升学率逐年攀升。陈集镇中学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陈集小学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

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成功打造前沙海、中沙海、焦庄、曹庙、曹楼、华堂、罗庄等省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000户。完成全镇5730户改厕任务,新建高标准公厕18座。设立了公交车站,两元到市区。投资300万元改造了镇文化广场。对柳林河、范阳河实施清淤行动,疏通洙水河道1.8公里,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完善垃圾收集设施,每季度清理垃圾达5400吨。对全镇248家养殖场建立台账,全力整治畜禽粪污排放。2021年又投资80余万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处和城市书屋1处。

蓝图已绘就,逐梦正当时。展望未来,陈集镇党委书记席云明信心满满:“陈集镇立足镇情,抢抓区域发展机遇,聚力项目建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培育和壮大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向开发区党工委和全镇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苑肇波 王召盘 马海涛

张坤龙 徐可 曹文亭

2021-12-26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57754.html 1 陈集镇: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