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1年12月15日
第A16版:锐新闻

4885份出生证明被盗 十年“悬案”引关注

部分作废证明流入外省被用于给孩子上户口

近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网名)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曾有4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部分证明被贩卖到福建等地,用来给来历不明的孩子上了户口。该起盗窃案10年未破,希望地方重视此案继续调查。此事引发舆论关注。商丘市公安机关表示十分重视此事,将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缘起:

打拐志愿者顺藤摸瓜

医院被盗案浮出水面

上官正义告诉“新华视点”记者,2014年左右,有线人告诉他,在福建等地发现有人通过中介购买出生医学证明,给一些来历不明的孩子上了户口。他随后卧底一年多,顺藤摸瓜,在多地走访调查。

2016年9月,上官正义通过媒体反映了他的发现:流入福建的一部分出生医学证明来自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一件发生于2011年的盗窃案随之浮出水面。

一份2013年7月23日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向商丘市卫生局(现为商丘市卫健委)上报的被盗情况说明显示:2011年1月30日早上8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职工上班时发现,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公室的门大开着,地面、桌面上有散落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存放证明的柜子柜门被打开,随即报警。现场清查发现,有2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

医院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后,在《商丘日报》刊登作废声明。2012年2月,因保健科原科长退休,工作交接后进行二次清查,又发现2000份出生医学证明丢失,随即登报声明作废。

复盘:

盗窃案是如何发生的?

问责处理是否规范?

“案发当时医院的管理不像现在这么规范。”商丘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尤培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空白出生医学证明本身并不值钱,被盗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记者了解到,商丘市梁园区卫生局(现为商丘市梁园区卫健委)曾于2011年2月7日发布一份红头文件,称该局接到被盗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了问责机制,处理情况包括对该院院长、副院长等人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写出深刻书面检查,免去该院保健科科长职务,保健科管理员调离岗位等。

为何被盗案发生一年后又发现2000份出生医学证明丢失?

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写于2013年的被盗情况说明中解释为:经审核后为首次被盗时没有查清。

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局长余方生介绍,2011年1月30日该局接警后,民警根据被盗物品价值及现场情况研判后,按照入室盗窃立为治安案件。2012年,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又清查出2000份出生医学证明丢失,到底是一次被盗还是两次,公安机关正在调查甄别。

追踪:

作废证明如何成功落户?

十年“悬案”为何迟迟未破?

被盗的出生医学证明去哪儿了?

上官正义表示,部分证明经中介买卖流入外省。他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名单显示,9名出生于2006年至2012年间的孩子落户在福建省,其出生医学证明编号正是商丘市妇幼保健院被盗的其中一批,编号在J412683001—J412684000之间。

为何作废的出生医学证明在外省被成功用于上户口?

尤培华表示不清楚,称按理说作废声明刊登后公安系统应进入流程,如果核查清楚,凭借作废的证明应该上不了户口。

4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是否意味着有大量来历不明的孩子身份被“洗白”?余方生介绍,根据上官正义当时提供的线索调查,已核实了10个孩子上户口使用了商丘被盗出生医学证明。公安机关研判后,将该案立为刑事案件,继续追踪线索。

“经公安机关判断,这些被盗用的出生医学证明是真的,但盖的医院的章是假的。据协助办案的福建警方透露,一张出生医学证明在当地卖450元到4500元不等。”余方生说。

余方生介绍,在福建警方协作下,通过侦查、DNA亲子鉴定等手段,查清已发现的10个孩子中,有4个亲生、3个抱养、2个捡拾,还有1个说不清来历。其中说不清来历的因经办人员去世,线索中断。

一个盗窃案为何十年未破?

余方生解释说:“当时没有监控,案发现场很乱,此前也没有查到特别有价值的线索,调查难度大,一直没有突破。”

回应:

加大案件侦破力度

争取早日破案

目前,当地公安机关表示,将在前期侦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案件侦破力度,通过各警种协作,争取早日破案。

出生医学证明被盗、所盖公章为伪造,最后用来给来历不明的孩子“洗白”上户口,如此操作路径有可能与人口拐卖犯罪密切相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祁雪瑞建议,加快推进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在全国一体化平台全面深度应用,建立出生医学证明与新生儿DNA挂钩机制,从源头治理盗用出生医学证明上户口问题,阻止拐卖儿童案件发生。 据新华社

2021-12-15 部分作废证明流入外省被用于给孩子上户口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57019.html 1 4885份出生证明被盗 十年“悬案”引关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