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单县李新庄镇,所到之处但见一派热闹繁忙的生产景象。
在该镇特色产业示范种植区,种苗繁育日光温室大棚里,西葫芦苗翠绿欲滴,长势喜人,即将交售订户。“进入冬季,育苗最忙,花菜、西红柿、黄瓜、香瓜等营养钵苗接着培育,目前已经培育订单花菜苗100万株,一个冬季的产值在40万元以上。”许中磊对笔者说,他和父母、妻子忙不过来,还雇用了两个邻居帮忙,吃饭都在大棚里。
在孟店村西头的葡萄棚里,果农孟宪金老人正在为大棚葡萄松土施肥。孟宪金老人手扶着小型松土机械,在葡萄架下穿梭,一个来回,其额头上渗出汗珠子。蹲在路沿上歇息,孟宪金老人与笔者饶有兴趣地聊起来。“一进冬天,俺村家家户户见不到人影,男女老少都在葡萄棚忙松土、施肥、剪枝,今年雨水大,就不用灌溉了。这几天,大棚都覆盖了塑料膜,棚内温度回升,开始唤醒沉睡的葡萄了。”
分管农业生产的副镇长张智慧告诉笔者,李新庄镇大棚葡萄主要分布于孟店村、牛庄村、李坑村、黄寺村,有5000余亩,是单县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他们先后组织100多人到胶东的平度、江苏的无锡参观学习葡萄种植新模式、管理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管面积达到了1200亩。
这些年,李新庄镇政府协助果农引进了日系藤稔、夏黑、玫瑰香等葡萄鲜食类主打品种,具有口感纯正、早熟、耐运输等特点,亩均产量2500—3000公斤,亩均收益超过3万元。
从相邻葡萄大棚里赶过来的果农孟兵,喜笑颜开地接过话茬:“大棚葡萄要赶在每年的五一节前后成熟上市,现在是打基础的黄金期,这个节骨眼上,谁舍得闲着,你就是摆大席也没人去吃!”
“有的忙不过来,就从外面的乡镇花钱找人干,一人一天光开工钱就是一二百块呢!”孟宪金老人对笔者笑呵呵地说:“你说,就是再好的大席也顾不上吃啊!”
在李新庄镇新建的优农农贸瓜果蔬菜市场,几十名管理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和环境整治。张智慧告诉笔者,这座市场是在一处老窑厂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占地80亩,有100个交易摊位,为瓜菜种植户集中销售提供了更多方便。
在崔堂村的西边,三台施工机械正轰鸣作业,几十名工人在建设辅助用房、整理道路、安装管线等。“这里我们集中建设了103座日光温室大棚,总投资2500万元,共占地500亩。”张智慧说,大棚建成后,全部租赁给农户或农业合作社经营,发展高档瓜果蔬菜。
笔者还了解到,李新庄镇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化持续推进,以李坑村为中心的香瓜生产基地有3万亩,年总产量达75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以张楼村为中心的干豆角生产基地有1.3万亩,年产干豆角30000吨,占全国干豆角市场的7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以刘草庙村为中心的西红柿生产基地有1160亩;以黄坛村为中心的芹菜生产基地有3000亩;以大集村为中心的油豆、芸豆基地有1.5万亩。“李新庄镇瓜果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45000亩以上,年实现产值7亿元,全镇年人均增收16000元。”镇党委书记李永生说,李新庄镇现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洋香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获得“单县香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