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内多地发生多点散发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日常防护依旧不能松懈,作为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的手段之一,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这些知识要牢记。
通常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可以达到消毒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消毒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比较常见的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进行预防性消毒,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消毒湿巾或经消毒液规范浸泡后的抹布擦拭。比如拿到新快递时要注意完成表面包装的消毒工作,可以选择喷雾式酒精进行表面的喷洒,等待作用时间后方可进行拆卸,同时也要记得手部消毒工作。
当然,消毒剂要合理使用,避免消毒剂的误用滥用,要牢记“五加强七不宜”。
“五加强”
①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②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
③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
④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⑤做好个人手卫生。
“七不宜”
①不宜对室外环境展开大规模消毒;
②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③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
④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
⑤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⑥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⑦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
室内消毒误区提示
室内使用酒精时,要避免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市售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
小区外环境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原则上不需要消毒。进出小区车辆的外部,也不需要消毒。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室外消毒误区提示
不要在雨雪天气下开展室外消毒。
不要使用戊二醛进行室外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空气消毒。
不要在湖水、水塘中,投放消毒粉、消毒剂。
菏泽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联席会议办公室 供稿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