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实习记者 康慧盟
雷琴,发源于菏泽,其取众家之长,形成将器乐和声乐、演奏和模仿相结合的独特演奏方法,经一代代雷琴艺人不断发扬传承,百年以来,凭借着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成为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菏泽市的“雷琴艺术”光荣上榜,12月2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我市了解“雷琴艺术”、传承“雷琴艺术”的曲艺家,深入了解“雷琴艺术”的魅力。
传承百年,特色鲜明的雷琴艺术经久不衰
12月2日上午9时许,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琴筝清曲古月社创始人、菏泽弦索乐省级非遗传承人苏本栋家中。作为雷琴艺术的非遗申报社会组织,苏本栋创立的琴筝清曲古月社,自2011年成立以来整理恢复了一大批菏泽弦索乐、古筝乐传统曲目和琴筝清曲的牌子曲。创作改编了一批新曲目,并带领琴筝清曲古月社团队多次参加全国重要演出和高校艺术交流活动,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支成熟的弦索乐乐团。
对于“雷琴艺术”,苏本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他表示,菏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博大精深,而雷琴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拉弦乐器。“雷琴,是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中个性和特色最为鲜明的乐器之一,它是在山东民间坠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雷琴艺术的创始人、杰出的民间音乐家王殿玉先生是咱菏泽郓城县徐桥村人。”
“雷琴是在坠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相较于坠琴,雷琴的音箱由木质改为铜制,蒙皮也改成了蟒皮,琴杆变长,琴头两侧各置一轴,张两弦,架于琴码上,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演奏时采取独特的单指按弦法,音域宽广,对艺人的技艺要求更加严格。”深入了解雷琴艺术的苏本栋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道,“雷琴艺术在其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当地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器乐和声乐、演奏和模仿相结合的演奏方法,在中外器乐中独树一帜。”
王殿玉创造的雷琴艺术和他的演奏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就风靡国内外。“他从济南出发,多次南下北上,边拉奏雷琴边吸取沿途众家曲艺之长,将雷琴艺术、技艺打造得愈加完善。也正是多次‘远征’,让雷琴艺术才得以快速在国内流行风靡。”苏本栋介绍说,“他用雷琴仿奏戏曲歌唱,以及人言哭笑、动物鸣叫等无不惟妙惟肖。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听过王殿玉用雷琴模拟其《二进宫》唱段后表示,‘你拉的,比我唱的好!’称他是‘丝弦圣手’”。
雷琴艺术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沃土,以其独有的审美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赢得音乐界的重视和国内外听众的欢迎。王殿玉的传人赵玉斋、韩凤田、王福立、赵登山等,曾多次去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作访问演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各大音乐学府,均把雷琴艺术作为必修课目,在国内外多次举办雷琴音乐会和学术研讨会。
加大传承力度,把雷琴艺术发扬光大
说到雷琴艺术在菏泽的传承,就不得不提菏泽雷琴艺术第四代传人胡化山。当日11时许,记者驱车来到胡化山家中。未进家门,记者就在窗外听到阵阵雷琴演奏的声音。“没有演出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在家练习,参考王殿玉祖师的曲目和音像制品,以及国内同门的拉奏视频,边学习边加深理解。”胡化山告诉记者。
说起雷琴,胡化山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当年我跟师傅赵登山学艺时,师傅表示雷琴艺术濒于失传,希望我能够继承师傅的衣钵。因为我有弦索乐拉奏的基础,学起雷琴来也特别快,但越学越发现,雷琴有区别于其他乐器的独特魅力。”
据胡化山介绍,雷琴的表现手法多样,其由两根琴弦组成,分内弦和外弦,演奏时两根琴弦来回切换。琴杆像三弦有指板,琴筒则像胡琴,用弓拉奏,是弹拨类乐器与拉弦乐器相互嫁接的产物。其音色接近人声,时而像女人如泣如诉,时而如男腔铿锵顿挫,时而又如鸡鸣犬吠,演奏艺术在器乐领域独树一帜。
“历经几代雷琴艺人的努力与探索,雷琴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法,并积累了大量演奏曲目,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音乐财富。在雷琴艺术演奏作品中,涉及各种戏曲唱段、脍炙人口的歌曲,生活中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还有不同地方风格的器乐曲和移植的西洋作品。”胡化山说,“它仿奏京剧名家唱段惟妙惟肖,模仿的人言哭笑、动物鸣叫、笙管唢呐等几乎可以乱真。”
“说雷琴艺术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一点也不为过。”胡化山说,“其在演奏形式上除传统的独奏外,在菏泽还发展出与其他丝弦乐合奏的形式,所用的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如意勾、坠琴、软弓胡、二胡、板胡等。在现代创作的弦索乐曲《乡音和鸣》《戏韵》中均有体现。”
说到传承,胡化山表示,此次雷琴艺术荣登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谓是喜忧参半。“菏泽是雷琴的发源地,此次能获评省级的非遗项目,说明政府的重视和有意扶持,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但目前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学的少之又少,我也只有一个正式接过雷琴艺术的徒弟孔鲁顺。我认为,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首先是对人才的关爱和扶持,下一步我准备与国内的一些老艺人联合举办面向全国的雷琴艺术培训班,加大传承力度,把雷琴艺术发扬光大。”
对于雷琴的传承和保护,苏本栋表示,下一步会借助琴筝清曲古月社以及国内众多雷琴艺人,加大雷琴艺术培训班、雷琴艺术交流学习活动的举办,挖掘、收集、整理雷琴艺术曲谱、影像资料,建立系统的档案,并筹划出版有关雷琴艺术发源、传承、曲目等书籍,以供后人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