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4日
第A11版:厚重菏泽

牡丹传说:

延续三千年的美丽故事

民间艺人演唱牡丹故事

连环画《葛巾》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牡丹雍容华贵、美艳绝尘,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一直被人们视为富贵、繁荣的象征。它以天姿国色为天下花圃争辉,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菏泽古称曹州,菏泽牡丹又称曹州牡丹,其牡丹传说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牡丹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获得“牡丹传说”保护单位资格。“牡丹传说”汇集了包括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品种传说、风俗传说等延续3000年的200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在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研究和发展牡丹文化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同的牡丹起源说

关于菏泽牡丹的起源,在当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与牡丹传说的内容一致,认为菏泽栽培牡丹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清代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据宋代《海山记》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兴建西苑,圣诏天下奇石花卉,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四相牡丹。由于牡丹花大色艳,深受隋炀帝一位妃子的喜爱,但她哀叹牡丹花虽好,只可惜不能在楼台上观看。隋炀帝为了讨好爱妃,遂诏天下花卉巧匠聚集京城,意欲培植高过楼台的牡丹花,但很多花匠对此都束手无策。因牡丹为草本植物,根本长不到楼台那样高,为此,成千上万的花匠被处死。直到曹州花师齐鲁桓成功地将牡丹嫁接在高于楼台的椿树干上,终于赢得妃子一笑。自此,富贵的牡丹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皇家园林。

在菏泽民间,还流传着曹州著名花师齐鲁桓与“楼台牡丹”的故事。由此可知,在隋朝时菏泽就已经有了栽植牡丹的能手。另有“徐懋功带花回曹州”的故事,说的是为唐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徐懋功在告老还乡时,特奏请唐太宗携带御花园里的珍品牡丹回曹州老家种植,此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村村有花园,户户种牡丹,牡丹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菏泽牡丹的栽培历史远不止1500多年,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牡丹作为自然界的物种,应属于目前生物界最古老的一类被子植物,其原始类群出现在被子植物崛起的新生代第三纪,比人类先祖出现得还要早。“三皇五帝”时期,雷泽湖畔的部落首领伏羲氏关注百姓“百病之理”“尝百草,制九针”,后来生活在古菏泽的成阳、大野泽一带的炎帝神农氏,继续“尝百草之滋味,以拯万民之疾苦”,偶然间神农氏发现牡丹的根皮可“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并在《本草经》中予以记载,于是百姓们就竞相引种移栽。这应当是菏泽人工栽培牡丹的肇始,距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虽然菏泽牡丹已有500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菏泽地处偏僻、交通不畅,再加上以农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对封闭,致使本土牡丹的对外传播受到很大限制,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直至明清时期才声誉大振,甲于海内。

内容丰富的传说

“牡丹传说”自隋代曹州著名花师齐鲁桓为隋炀帝培育出高过楼台的牡丹花始,《楼台牡丹》的故事便被广为传颂。唐朝开国功臣徐懋功(李绩)将御花园的牡丹从长安带回曹州老家种植,便有《李绩与牡丹》的故事千古流传。此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村村有花园,户户养牡丹,相继产生并流传出许多传说故事,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收录的《葛巾》《谷雨与牡丹仙子》《青龙卧墨池》等约二百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菏泽牡丹品种繁多,但几乎每一种名贵品种的背后都蕴涵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也是牡丹传说的主体和最有价值的部分,具有较高的游览观赏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在这1200余个品种中,有以数字命名的牡丹花,如一品红、二乔、三变墨玉、十样锦、千心黄;有以颜色命名的,如锦袍红、种生黑、粉中冠、白鹤亮翅、玉翠荷花;有以神话人物和佳丽命名的,如嫦娥奔月、贵妃醉酒、昭君出塞、飞燕红装;有以地理命名的,如曹州红、彭州紫、洛阳春;还有以意境命名的,如雨过天晴、青山卧雪、乌龙捧盛、春江飘锦、池塘晓月、瑶台玉霞、独占先春,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遐思不尽。与此相关的还有“葛巾和玉板”“状元坟前红牡丹”等传说故事,其中葛巾的故事在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收录。

玉板白,颜色如玉,享有“玉板一开天下白”的美誉,与其相关的传说故事就是“葛巾和玉板”。相传洛阳书生常大用爱上了一位名叫葛巾的姑娘,葛巾本为牡丹仙子,却为常大用的才华所感动,以身相许,并将堂妹玉板介绍给常大用的弟弟常大器。可是,婚后常氏兄弟不思进取,并怀疑葛巾姐妹的身世。葛巾姐妹二人见他们一无真诚爱情,二无事业理想,便返回天宫。常氏兄弟懊悔不已,仰天大哭。后来天上掉下两个孩子,变成两株牡丹,一紫一白,便是如今的葛巾紫和玉板白。

另外,关于牡丹仙子治病救人、扶困济贫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如“‘蓝田玉’的传说”,说的是万花村的青年花农春宝,自幼生长在牡丹园里,跟随家人种花,在家人相继去世后成为孤儿,家贫如洗,茕茕孑立,但他仍然坚持种牡丹。后来感动了牡丹仙子蓝田玉(蓝姑娘),两人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再如“牡丹仙子的传说”,讲的是以靠打长工为生的农民宝柱,备受财主的迫害与刁难,被无端克扣工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一棵经常得到他照顾的“牡丹”幻化为美丽女子帮助了他,使他和他的长工朋友们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深入人心被民众传颂

记者了解到,“牡丹传说”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品种传说、风俗传说等。既体现了普通百姓种花、爱花、崇花、敬花的亲情,又有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赏花、宴花、赋花、爱花的逸事。内容涵盖了神话传说、人物传说和地名传说等,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组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世态百图。同时,它以追求自由、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鲜明的人物性格、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简练、通俗的讲述方式而受到民众喜爱。

牡丹因其高洁的性格而被称为“牡丹仙子”,千百年来,牡丹仙子善良正直、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菏泽人惩恶扬善,勇敢追求美好的生活。所涉地理风物、民风民情、引典佐证等,已成为牡丹文化研究的重要元素。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研究和发展牡丹文化起到十分有益的推动作用。

这些传说故事源于民间、传于民间,其地方特点突出,生活气息浓郁,虽历经千年风雨的洗刷,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为后人所传颂,人们也利用各种形式展现牡丹文化。4月7日晚,由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的一部样式新颖、艺术特色鲜明、极具现代创意的牡丹题材大型旅游演艺舞台剧《牡丹传奇》在菏泽大剧院成功首演。

该剧为菏泽市第一部运用舞台剧形式展现菏泽牡丹文化、非遗元素的跨界融合演艺作品。据了解,该剧借用蒲松龄《聊斋·葛巾》中与曹州牡丹相关的部分情节,同时融入菏泽当地的民间传说,以花人合一的美丽故事,讴歌美好爱情、褒扬人间真情,以此弘扬享誉中外的菏泽牡丹文化。

2021-09-24 牡丹传说: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51390.html 1 延续三千年的美丽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