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6日
第A11版:厚重菏泽

山东花鼓:老剧种发“新芽”

花鼓剧团乡间排演

山东花鼓表演者送戏进社区

山东花鼓演出剧照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山东花鼓亦名花鼓丁香、

打花鼓,是一种以花鼓为主要

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民间说唱艺术

形式。花鼓历史南宋早有记载,流行于菏泽的南路花鼓是山东花鼓的代表和源头,后发展衍生出两夹弦、四平调等多个地方剧种。山东花鼓演出形式少数一人击打花鼓,多数二人对口走唱。其唱词俚俗,多用衬词、衬句,地方特色强烈,有“九腔十八昂”之称。2014年11

月,山东花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名录。

“打小就听村里老一辈人唱花鼓,慢慢也会哼上两句,现在拜了师傅才发现,花鼓有很多讲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这么宝贵的民间艺术可不能断了传人!”李秀田说。她现在每晚都会和师傅们演练上两个小时,她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学习花鼓、表演花鼓,让花鼓薪火相传,越传越旺。

李秀田今年50多岁,是菏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花鼓传承人、巨野县田庄镇栾官屯村71岁的毕庆春的“小徒弟”,拜师两年就已经唱得绘声绘色。

擅长表现家长里短

深受百姓喜爱

山东花鼓历史悠久。一份上世纪50年代的山东曲艺艺人登记调查资料显示,在清朝中期,花鼓活跃于鲁、苏、豫、皖四省接壤地带。其中流行于鲁西南菏泽郓城一带的南路花鼓是山东花鼓的代表和源头。后以此为中心往北、东发展,形成不同艺术风格的南、北、东三路。山东花鼓对于山东地方戏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是众多剧种的直接母体,衍生出两夹弦、四平调、五音戏等多个地方戏曲剧种,而说唱形式的花鼓并未消失,一直并行发展,是菏泽老百姓长久以来的重要文化娱乐形式之一,至今还保留着它的原汁原味。

山东花鼓几乎没有表现金戈铁马的故事题材,却十分擅长表现家长里短的生活故事,即所谓“针线笸箩”。因为语言风趣,且有许多打情骂俏的内容,元明以来,山东花鼓常被官府视为“淫词荡调”而屡遭禁演,但在民间却深受百姓喜爱。在鲁西南一带,流传有这样的民谣:“花鼓进了庄,家家不喝汤(方言,即吃晚饭)。”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去听花鼓,大家着迷得连晚饭都不吃了。

传承依靠口传心授,发展日渐衰微

山东花鼓在巨野较为流行,演员主要集中在巨野的西、北部,如太平镇展屯村、开发区赵官屯、田庄镇栾官屯、沙土集等。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花鼓戏艺人,如清同治年间的李可奉(艺名“盖三县”)、光绪年间的陈继才(艺名“陈草帽”)、二十世纪中期的王殿一(艺名“王三”)等。

山东花鼓表演形式以一生一旦二人对唱最为普遍。男为“鼓架子”,女为“舞桩”又称“包头”,稍加化妆,边舞边唱。男角穿褂扎腰挎鼓,女角系裙扎裙舞帕,对唱对舞;有时女角甩开大辫,扭动屁股,翩翩走场,婀娜多姿,颇具民间风情。后来演出人数就增加了,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发展为分角色化妆演出,并增加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打击乐器,吸收了某些戏曲锣鼓经,演出愈加火爆,逐渐摆脱了“打地摊”,向戏曲形式过渡。

山东花鼓没有严格的传承谱系,多是传授者口传心授,即使学成,成为职业演员的人也为数不多。农闲时的散班子,也不重传承,会唱能凑场即可,只有为数不多的职业演出班社有稍微规范的传承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山东花鼓开始恢复,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达到高峰。90年代后期受时代影响又陷入停顿。随着老艺人的陆续谢世,花鼓传承人青黄不接,许多相对活跃的民间班社日渐衰微,农闲自发组织的演出越来越少。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新时代大放异彩

2012年,应热爱花鼓群众的强烈要求,山东花鼓主要传承地巨野县田庄镇栾官屯村又成立了花鼓剧团,重新开始排练演出,现在花鼓剧团已培育演员二三十人。

山东花鼓演出曲目积累甚多,从其基本曲目《站花墙》等“老八本”中即可窥其一斑。山东花鼓音乐形象鲜明,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曲牌,又有特色突出的地方小曲,还有相对成熟的板式唱腔,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极大的兼容性。

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山东花鼓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这朵艺术奇葩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2021-07-16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46426.html 1 山东花鼓:老剧种发“新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