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敏静 胡云华)2019年下半年,连续发生在甘肃、北京的3起暴力伤医事件,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为此,市政协委员周东升提交了《关于建立伤医预警防范机制的建议》的提案。
“从2014年至2019年,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但暴力伤医事件仍然频发。这提醒我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十分重要,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且十分紧迫。”周东升认为,造成暴力伤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医疗科技水平、医患双方的医疗知识有关,还与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效果、医院管理经验有关。
另外,周东升认为,虽然大多数医院都成立了医患纠纷办公室,但当医疗纠纷真正发生时,这一工作环节并没有及时发挥作用,且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权责不明确的问题。
针对这些现状,周东升建议完善医院安监系统和报警系统,在门口安装金属探测器或安检系统,避免凶器进入病房及医疗场所,家属必须进行安检后才能进入医疗场所,同时,病房内及诊疗区域安装报警按钮或手持报警器,出现意外后能够随时报警。
“建立医疗黑名单制度,与社会信用体系相挂钩,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纠纷调解机构和见证机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暴力伤医事件纳入医院的考核,并与公安部门合作,完善处置伤医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预案的流程,明确每个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周东升希望多种措施配合实施,能有效遏制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维护医患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