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锋重回中国男篮出任主帅的消息公布后,一些关心他的业内朋友、球迷朋友纷纷打电话来问,“这么大的锅,你去背啊?”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世界杯兵败让中国男篮陷入了十几年来的最低谷,在网上随便打开一条有关国家队的新闻,评论区里不乏冷嘲热讽。留在广东队,杜锋是冠军主帅,回到国家队,则前途未卜。一年前,他带着遗憾离开,如今,他带着希望归来。
没考虑这个锅有多大
告别国家队的这一年,少帅杜锋的“身板”更厚实了。他率领广东男篮时隔六年重回CBA王座,自己也获得了赛季最佳教练员的奖项,此番临危受命,言谈中明显更有底气。
“我没有考虑到这个锅有多大。”杜锋说,“中国男篮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作为一名篮球人也好,作为一名党员来说,国家需要、组织需要,对我来说就义无反顾地去支持,去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力量。”
如何兼顾国家队和俱乐部,是外界对杜锋执教前景的一大关注点。杜锋表示中国篮协希望他在国家队期间能身兼两职,他个人也觉得是件好事。
“这样可以更好了解各队球员,因为每个队(广东队在CBA)最少碰两次,在一个小组可能碰四次。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根据你想培养或者看重的球员,针对一些不同的防守方式,对他一些压迫也好,对他制造困难也好,看他在临场上的反应,是不是具备将来去国家队的潜力。”
从奥运落选赛放眼未来
中国篮协跟杜锋提出了一个规划,希望到2023和2024年时队伍能有一个变化,而明年6月的奥运落选赛,将是这次蜕变的起点。
“(明年)打完CBA联赛,国家队集中时间很短,落选赛大家都知道是非常残酷。落选赛比世界杯的难度要大很多。”杜锋说,“我觉得这次更多要考虑四年后,世界杯和奥运会梯队建设的球员为主,去发掘更多有能力、有潜力的球员,让这些年轻球员看一看,跟欧美队伍的真实差距,去感受一下世界大赛。”
杜锋表示:“这次国家举办了世界杯比赛,让我们所有从业者和球迷能在家门口放眼看世界,看世界篮球的水平是什么样。我们跟世界篮球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如何缩小跟欧美强队的距离,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从“等饭吃”到“做饭吃”
中国男篮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在哪?杜锋给出的答案是要从“等饭吃”转变为“做饭吃”。
杜锋解释道:“这两年CBA的数据统计,前20名的得分、篮板基本上是外援包了,我们国内的球员在联盟当中,体现出的价值在哪里?其实更多都是角色球员,我会用通俗的方式说,我们国内球员更多是在等饭吃,而不会做饭。我在跟队员交流的时候说,‘你能告诉我,你在场上哪个点是在联盟水平最好的?投篮?突破?传球?’很多球员他说不出来,他也不知道他到底哪个点强。”
就目前国内球员来说,只有易建联等极少数有“做饭”的实力,杜锋认为现在的年轻球员在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应该更多地学习欧洲篮球的风格。
中国篮球需要改变,但变革之中,没有“救世主”。
“不是说一个教练员或者是一个姚主席就可以去改变的。”杜锋说,“这不是说用几年能解决的,可能真的需要几代人去慢慢完善,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那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和球迷朋友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因为中国篮球的路还是很长的。”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