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1年04月14日
第A09版:菏泽教育

凭良心和责任办教育

——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陈传华访谈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云华

放弃安稳工作投身职业教育,53岁的陈传华一直奔走在路上。20余年间,他陪伴学校从民房走向现代化校园,在社会不断向前的岁月中,与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起成长。尽管青春不再,但对职业教育的热爱与热情一直推动着他不断向前。在接受采访时,陈传华提起,这些年,自己做教育凭的是良心和责任。

为了民办职业教育,他走出“舒适区”

“我老家在郓城县。接触职业教育,是因为以前有亲戚办了艺校,校舍在村子里,但好几年都没起色。我作为局外人,一直在关注学校的情况,并且总结过它的问题所在。我接手学校时,在校的只有十多个孩子,有的还是从外省来菏泽的。我一直记得,当时他们眼睛里充满了对求学的期待。”1995年,27岁的陈传华想在新的领域闯一闯,便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经营这所濒临倒闭的学校。

为了给留校学生继续求学的信心,他用两天时间与每个孩子长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他问学生们:“如果学校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你们愿不愿认真学习?”对陈传华而言,这一问,已经是一个承诺。得到学生肯定回答的陈传华立刻开始忙碌,着手筹备师资、硬件设施。

学校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得知消息后的学生们大为触动,两周内,已经失学的孩子也赶回来上学,在校学生迅速增至70余人。

“1998年年底,中原艺校也存在相同的情况。教育局的领导希望我接手这个学校。通过跟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个人特长与特质后,学校配齐了教师,给没找到工作的学生也帮忙介绍、安置了工作。因为以前我在就业部门工作过,有一些经验。那两个月间的努力,迅速为学校打出了名气。”1999年春节后,中原艺校新招生源300人。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陈传华开始无法兼顾原本的工作。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决定专攻学校教育事业。但是,得知他要离开相对轻松、稳定的体制内工作,亲朋好友开始轮番劝解陈传华。

“你以前也不是学教育专业的,能办好吗?”“现在的工作多轻松,你干嘛非得去办学校?”“你看你连唱歌跳舞都不会,咋能办艺校啊?”接受采访时,陈传华回忆起当时亲朋好友阻止他的理由,笑得很坦然。他说:“我到现在依然不会唱歌、跳舞。”

“困难自然是有,但我当时年轻,有冲劲,总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好!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诫和当时的办学条件,我也确实有压力。但那时我告诉自己,必须走出这一步。”于是,29岁那年,对未来充满期待的陈传华离开体制内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教育办学工作中。

借钱办学,他把学校从郊区搬到市区

“接手中原艺校时,在校学生已经在我来之前交了学费,所以我不可能再要求学生出钱。改善办学条件、聘请教师要用钱,我就去借。当时‌跟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甚至连不熟悉、只认识的人都借了。”借钱很难,陈传华一遍遍地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办学计划和理念,一次次地把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摆在人前,希望能以此让对方放心。

凭借之前的接触,“债主”们对陈传华有所了解,也相信这个一心要去做职业教育的年轻人的人品和能力。经过一番努力,陈传华为学校争取到了借款,开始着手学校建设。

“1997年春节那天,下着雪,我在学校跟工人一起干活,就想着必须在3月开学,让学生顺利入学。”想起曾经那个孤注一掷、背负着沉甸甸的期待的年轻人,今年已经53岁的陈传华神采奕奕,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当年的坚持。

‌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菏泽中原艺校从城郊的20间民房搬迁至市区内。陈传华说:“‌当时政府招商引资,政府政策给了我们信心。后来我就亲自去跑手续,结果跑烂了一辆车。”

2017年,菏泽市进行新区规划,菏泽中原艺校实现了整体搬迁。

适应社会需求,学校职业教育实现转型

据悉,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原名中原艺校,最初,学校教学内容集中于文艺方向。为了办出教学特色,陈传华从省里请专家入校执教,就业方向面向文工团,每年向部队输送100余名文艺兵,也因此在全国享有名气。

2013年后,部队改制取消了文工团,一夜之间,红红火火的办学形势戛然而止,全国的民办艺校都面临倒闭。

学生没有出路,自然影响了学校2014年的招生。这所奋力走过10余年的民办职业中专在时代的前进中面临着“变革”剧痛。

“我们不停地跑市场调研,了解社会的用工需求,考虑从艺术类方向转向更广泛的职业教育,增设新的教学专业。自己曾经不熟悉的领域,我就尽快学、尽快了解,为学校聘请专业老师。招不到学生的那段时期,很多教师开始辞职,准备另谋出路。我都能理解。”谈及最困难的那段时期,陈传华依然稳重、淡然,从困境中走过,他更明白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陈传华说:“后来我们尝试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对接,专门为这件事奔波了1年时间,反复跟高校沟通自己的教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成绩。2016年,两所政法类专科院校分别给了我们50个名额,学校迎来转机。”

此后,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铁路、文化艺术、教育、金融、航空、高速公路等领域培养输送人才8000余名。近年来,不断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更是与时俱进,尝试逐步开设飞机维修、人工智能等专业……

就在这样年复一年的坚持中,陈传华等来了新的机遇。“现在国家鼓励中职毕业生考本科院校。去年,我看到新的政策文件后特别兴奋,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而且现在老百姓的观念也提升了,不只希望孩子有工作,也希望孩子具备一定的学历。”陈传华说,现在,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参加春季高考,更可以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参加夏季高考,综合而言,比普通高中生多一次考大学的机会。

如今,学校在定陶区教育、商业、住宅中心区域的兴华西路(定陶农贸城西)与文慧路交会处(丽水城小区对过)建设了新校区,占地面积近2.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1850平方米,设有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楼3栋等,计划总投资1.2亿元。

一期工程1号教学楼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1号宿舍楼正在筹建中。学校固定资产达6200万元,现有学生400余人,教职工32名。微机室、实验室等基础教育设施完善。设有铁路电气化技术、航空服务、社会文化艺术、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会计、春季高考贯通班等学历教育专业,另有计算机、电子商务、金融客服、电梯维保、安保服务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班。校园拥有定陶区第一个标准化足球场、运动场,教学、生活设施完备,校园环境和建筑高端大气,极具现代文化气息,系菏泽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中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

同时,学校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举办3+2五年一贯制、3+4本科贯通培养合作办学模式。与中国中铁集团所属的河北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合作培养铁路电气化技术人才。依据教育部及山东省《关于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试点》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发展目标以培养学生升入本科高校为办学方向(春季高考方向),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高质量技术人才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菏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典范。

关注学生发展,为困难学生的人生路点一盏灯

“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感比较强,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在办学过程中会做相应的教育研究,每周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力求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陈传华说。

陈传华表示,在选择进入职业教育类中专之前,家长和学生就已经知道自己会比其他家庭更早地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尽管有的学生是一时兴起、觉得“好玩儿”才选择职业中专,但为了让学生有更科学的规划,学校会通过专业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面对社会就业时更自信、不迷茫。

陈传华说:“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明白哪怕自己的文化课差一点,但在职业技能方面肯定有特长,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是别人眼中的什么‘废材’,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只要你是抱着渴求知识的愿望来学校的,我们就根据不同特点,制定规划、因材施教,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或专业技能,最终让学生带着生存技能走出校门。”

为了给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走向社会的机会、勇气和能力,陈传华有时会长途跋涉赶到深圳、上海学生家中了解实际情况,让孤儿入学时实现吃住、学费全免。

同时,作为管理者,陈传华更会重视学校、学生安全,不断提高工作标准。“比如有的学校出现体罚学生、校园霸凌、食品安全,我感到很震惊。因为我不只是学校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父亲、一个家长,会带入自己的角色需求。比如,我自己作为家长时怎样期待学校更好地重视自家孩子,我就要求自己的学校如何重视学生。”

如今,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菏泽市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教育厅批复、国家教育部备案的菏泽市市直中等职业学校,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校。为了解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并及时将动态反馈给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校会与毕业生保持联系,回访并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

“为支持学生考入本科院校,我们开设了试点班,今年会扩大到3-4个班,不只重视职业教育,更重视学生学习文化课。”陈传华表示,多年来通过坚持严谨办学、规范治学,通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在菏泽民办教育中积累起的较高声誉和社会口碑,他们将继续努力捍卫下去。

如今,已经53岁的陈传华依然如年轻时那样,为工作从清晨奔忙到日暮,不断地研究、了解社会的就业市场需求,希望为奔学校而来的青少年寻得更好的出路。

2021-04-14 云华 ——菏泽中原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陈传华访谈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39501.html 1 凭良心和责任办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