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华
(上接1月9日8版)
老友方知是近邻
2012年初春,我在北京开会期间去看望老领导李荣海先生。当时他住在立水桥附近的一小区内,按照他说的地址我如时到达。刚进小区,我就感觉很熟悉。见面后我告诉李先生:“我以前来过这里,我的一位老师李胜洪先生好像就住在这里。”李先生惊奇地说:“胜洪院长是我的好朋友,他也在这里住?”说着,他就拨通了李胜洪先生的电话,问他是不是在xx小区居住?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李荣海先生高兴地说:“我也搬到了这个小区,咱们还是同一栋楼呢!”李胜洪先生在电话中也表示很惊喜。李荣海先生告诉他:“是你的学生永华告诉我的。”接着他就把电话递给我。在电话中寒暄几句后,我真诚地说:“以后到这里就可以看望您们两位老师了。”
小区天几重?咫尺不知邻!由于我的造访,让两位先生又拉近了距离。后来,李荣海先生感概地说,以后我们近了,交流起来更方便了。
酒醇情更浓
2013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中国艺术报道》杂志社社长、总编刘振虎先生打来电话说:2012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书法家刚刚评选揭晓,经过网评、书信投票和专家评定,你已进入前30名。
于法杰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前辈,多年来对我提携有加。兴奋之余,我首先向他打电话报喜。于老非常高兴,祝贺的同时说:“一定要为你贺一贺。”两天后,我正在工作室临帖,于老打来电话说:“中午聚宴,为你庆贺。”
我稍作收拾后,按时赶到酒店。于老和车教授已到,还有几位好友。大家坐定后,于老从包里拿出一瓶陈年茅台酒,棉纸包裹,外表发黄,陈迹斑斑,打开后年号是1989年10月26日出厂。看着这瓶酒我说:“这酒太珍贵了,还是留着吧。”于老说:“再珍贵也得喝,今天是专门为你祝贺的。”在座的一位好友打趣地说:“这可是‘压箱底’的老茅台,于老多年都不舍得喝。今天我们都跟着你沾光啦。”这时,我心里犹如暖流涌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后来我把这故事讲给好友李雪晴听,他一时感怀,挥笔作诗一首:
骀荡风起意气豪,
老梅新蓓瑞雪飘。
半世墨缘一席话,
忘年情义陈年醪。
润物细无声
2005年7月1日,东明县书法家协会换届。时任东明县委书记刘勇对全县书法事业很重视。会前我们送请柬,诚邀他能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会议。他说,没有特殊情况一定去。一位政务繁忙的领导,答应得如此爽快,让我们十分高兴和感动。
我与主席团成员商议,由肖华先生为刘书记起草一篇讲话稿。记得开头有“烈日炎炎,翰墨飘香”的词句,但会前一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次日温度骤降,天气凉爽。会议开始前,有人还担心讲话稿中有不妥之处,我说应该没问题。
果然,刘书记的讲话别开生面:“一场夜雨,送走了夏日的炎热;墨香宜人,迎来了东明县书法家协会的换届。”贴切而又风趣的开场白,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计划十分钟左右的讲话,结果他讲了四十多分钟,大量的脱稿,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通俗务实,高屋建瓴,让在座的书法同道倍受感染与鼓舞。之后,我们整理出4000多字的文稿,配以大量图片,编印了一期报纸专刊,在全县发放。就是这次会议,使书法艺术的春风吹遍东明大地,全县形成了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浓厚氛围,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作者脱颖而出,为以后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精力有限,成事不易
刘守安先生是我同乡前辈,我与他相识二十余年。他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担职授课,繁忙而辛苦。不少朋友说:刘老师的手机难打,就连其夫人王甦英老师也曾抱怨过。但我每次呼他不通,事后他都要打过来。我曾就此问刘老师,他解释:从早到晚如接手机,那么各种各样的电话都有,各种各样的事儿也都来了。这样,我什么事都不要做了。一个人精力有限,要读书、要创作、要备课、要写文章,做成事不容易。
不少朋友还曾说:只要在北京能见到刘先生,他准要宴请。对此我深有同感,守安先生重情重义,他的好酒我没少喝。
真情流露乃佳品
201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菏泽文艺界友朋小聚,把酒言欢,气氛热烈。我平时不善饮酒,但那天也深受感染,酌饮了几杯,有了淡淡酒意。结束后我去散步,想到了近期临习的钟繇《贺捷表》,走着走着突然有想写字的冲动。于是加快步伐赶到工作室,借着酒劲书写了诸葛亮的《诫子篇》。
几天后,我的老师、中国国家画院工作室导师邓嘉德先生到菏泽。我拿出近期创作的一批作品请他指点。他翻看了几幅之后,指着那幅《诫子篇》惊喜地说:“这幅好!方圆并用、轻重急缓、浓淡干湿、开合聚散都表现得很到位,是我见到的你作品中最好的作品。”听了先生一席话,我豁然开朗……
后来这件作品应邀参加了一次展览,同样受到不少同道的好评。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一个道理:真情流露乃佳品。
小看我了
2014年春节后的一个晚上,菏泽十几位文化界师友在一家特色小店雅聚。知名作家、菏泽日报副总编赵统斌先生坐主宾,我坐副宾。酒过三巡,为增加气氛,统斌兄朗诵起他为我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永华做人沉稳,做事踏实,风度儒雅,帅气而不浮浪。”他诙谐的语气引起在座的哄堂大笑。
这时,我乘着几分酒意,慢条斯理地说:“统斌兄你太小看我了。”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大笑。
统斌兄反应敏捷,马上纠正说:“永华你别有意见,从现在开始你帅而浪。”这时,又是一阵掌声……
是夜,大家开怀畅饮,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分香散石
2012年夏月,一位朋友赠送我四方精美的石料。正巧耿立、李雪晴和宋新明三位好友造访我工作室。他们看到这几方石料,温润如玉,把玩不已,爱不释手。雪晴打趣地说:“肥马轻裘与朋友享,这么好的石头大家应该人人有份。”耿立与新明兄在笑语中应声附和,看到三位好友如此喜欢,我只好答应。但四方石头形态各异,如何分配成了问题。为此,我提议:“抓阄随缘吧。”大家一致赞同。于是,写上两份A、B、C、D纸条,先放石头上一份,另一份团成纸团抓阄。在欢快的气氛中,大家得到了心仪的礼物。这时,耿立兄又趁兴讲起作家贾平凹与其友“分香散玉”的故事,大家抚掌而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