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厚珉)“三期项目计划用电的总容量是多少?”“根据企业建设要求,我们再给你们上一个多大的变压器?”……近日,朱氏药业三期项目新建车间主体完工,对口服务单位——单县终兴镇政府主动联系企业和电力公司,商讨解决下一步的电力配套方案。“企业拉出问题清单后,我们全程服务、全程办理,让企业腾出更多的精力用到生产经营上,确保不分心、集中精力抓生产。”单县终兴镇党委书记刘爱菊说。
朱氏药业是单县大健康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从生产膏药贴剂的小厂起步,现已成长为市场覆盖50余个国家,集医疗器械、生物诊断试剂、高分子材料研发等多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经理朱坤福告诉笔者,三期项目占地120余亩,目前已投资4.8亿元,主要以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为主,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2025年产值可达到50亿元以上。
围绕发展大健康产业总目标,单县坚持规划引领,对产业资源统筹布局,推进多规合一,搭建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园区化、链条化、集聚化发展。
大健康产业也是单县的优势产业。只有凸显产业特色,发挥特长,坚持长期发展,才能够聚集优势,厚积薄发,促进单县科学健康发展。该县立足高端发展与省科学院、省产业研究院、青岛国际院士工作站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促进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打造高端大健康产业发展集群。
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单县聚焦强工业、补短板,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举全县之力狠抓新型工业发展。该县把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体制创新的新高地,让开发区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摇篮;还把开发区打造为企业发展的“园中园”,狠抓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着力提升落地项目的亩均收益和税收回报率,让“产蛋多、吃得少”的项目尽快落地。
在单县华康新希望木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新引进的一套德国迪芬巴赫和意大利意玛·帕尔设备,让公司一跃站在了世界人造板行业技术的最前沿。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同军说:“这台设备可以实现国外远程控制,我们在后期处理上使用了‘卫星小车’,可以把产品精准定位,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和环境保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2014年,华康新希望木业入驻单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家居家具小镇。从一期年产20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到二期年产30万立方米均值宝丽板,短短几年间就能跻身国内人造板高端制造圈,该企业靠的正是对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念。“我们去国外采购设备时,德国设备总裁非常惊讶,他认为我们单县位置偏僻,居然有这么大的能力、这么精准的市场定位,到他们那里定制世界最高端的设备,真是不可思议。”刘同军说。
在单县,与华康新希望木业一样具有强烈发展意识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作为国内最大的小克重玻璃纤维丝产地,单县玻纤产业现已集聚从业人员1万余人,生产企业70余家,主打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医用缝合线产业是单县传统优势产业,以现有5家生产企业为代表,日产能可达50万米,占据全国85%的市场份额,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6.7%。
近年来,单县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意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与品牌优势突出的领军型龙头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企业家交朋友,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在技术、资金、金融等方面鼎力支持,当好民营企业家的贴心人。
补短板,单县大抓工业项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拉长板,单县狠抓教育发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立足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菏泽学院单县分校教育资源优势,单县启动职教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县域职业教育高地;推动基础教育做大做强,该县支持县一中、二中、五中学校集团化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专科医院,该县鼓励县中心医院、东大医院、海吉亚医院竞相发展;加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单县积极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
新的一年,单县将以产城融合、“两新”融合为突破口,在巩固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的国家文明城、国家森林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以教育、健康为主的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
“我们牢牢把握‘谋事力做’的工作基调,注重战略规划,加大改革创新,发扬‘挑山工’精神,努力向高处攀、和强者比、与能者赛,以‘滚石上山’的意志,以更大力度抓落实、促发展、求实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激发内生动力,善于巧借外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单县县委书记穆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