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冬
“散灯”基本上是鲁西南春节最后一个内容了。
安陵村的“散灯”与邻近村没有太多的区别。所谓“灯”的做法有三种,最传统的做法是,由家中的小孩提前几天在村头坑里或路沟里挖些胶泥,孩子们一边玩胶泥一边将胶泥捏成“碗”状器皿物体。“灯”的数量是根据各家的需求量定的,为了防止晾干后的“灯”裂纹漏油,在制作时需要用少许棉绒、丝线等纤维品掺揉在胶泥里。灯做好后摆在院中的一个草垛上进行晾晒。第二种做法是用大白菜疙瘩做原料,把零散须根除掉,再在靠近菜体部位处用筷子掏成坑,这个“灯”也就做成了。第三种做法是,用较大个头的白萝卜做原料,其做法与第二种相同。
“灯”准备好后,用一缕棉花搓成灯芯置于灯中,添上豆油或棉油就能点燃了。“灯”放置于每个房门的门墩上,逐个点燃。首先把堂房挂着的上辈人遗像和“家谱族”幔布“请”下精心收藏起来。不点“灯”遗像和家谱族是不能“请”的。然后就是“送老爷爷”,老爷爷的“灯”要摆在祖坟朝南的方向,数量可多可少,逝者年限越远“灯”的数量就越少。
“散灯”是人们不约而同进行的祭祀活动,带着“祭奠”的含义,也有“祭祀”的成分。如果“散灯”时遇上下雪,预示着好兆头,叫作“雪打灯好年景”。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胶泥灯、疙瘩灯,被“蜡芽灯”所取代。把肥肉猛炖,待停火冷却后还保持着一定的温度,用事先准备好的棉絮扎围的秸秆往肉汤里沾泡片刻,“蜡芽灯”就成了。“腊芽灯”用着最省事,往地上一插既可。
2000年后,蜡烛又取代了“蜡芽灯”一直延续至今,不过那一盏盏胶泥灯、疙瘩灯、“蜡芽灯”并没有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