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 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批示要求,菏泽开发区近日出台《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包含两项主要工作:一是“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二是综合创新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关于“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一是建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以县(市、区)为主体,对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得分高低对企业进行分档归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企业评价和分类结果的审核、公示和公布工作,客观真实反映企业发展质效。二是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县(市、区)依据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别企业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价格、用地、用能、排放、信贷等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倒逼低端低质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三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通过设立新增项目评价标准、探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进“标准地”改革、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规范和改进行政监管行为等举措,深化改革成果,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四是强化改革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分别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督促激励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于综合创新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是我市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在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平台服务功能,拓展了“政策超市”“企业互联互通”“银企互通”“工业电商”“经济运行监测”等多个模块,打造以“亩产效益”科学评价体系为核心,兼具六大功能的多功能平台。
“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模块就是将企业进行综合分类,对企业施行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根据不同类别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模块是将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进行体检,加强企业经济运行监测,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的准确性、预见性、科学性,为地方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政策超市”模块通过大数据整合、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整合国家、省、市各部门面向企业的各类政策,形成一整套“政策数据库”,企业在“政策超市”界面输入公司名称,平台就可全面分析企业性质、规模、科技创新能力、纳税等数据,筛选并推送出适合企业的所有政策条款;企业互联互通模块是企业可进行厂房、设备、产品等供需信息发布,盘活企业闲置资源,实现闲置或过剩资源的在线共享;工业电商模块通过原材料集中采购的“集优采”板块和工业品团购模式,真正地实现上下游企业对接和供应链的打通,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开拓企业线上销售渠道;银企互通模块通过整合银行、金融机构等资源,实现银企线上对接,搭建企业和金融机构线上线下服务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