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 力)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日前获悉,《菏泽市经济开发区实行重点产业“链长制”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审阅,并正式印发,它的出台将有利于建立重点产业产业链稳定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产业突破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程,加快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步伐。
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的目标是:聚焦培大做强全市“231”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生物医药、高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现代物流九条产业链,全面实行市级领导挂帅重点产业链长机制,建立市、县两级链长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措施有力的产业发展模式和良性运行机制。
建立“链长制”推进体系。各重点产业设立链长,由市各重点产业领导小组一名副组长担任,在重点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部门设立产业链办公室(以下简称链办),建立“一名链长、一条产业链、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建立“链长制”运行协调体系。实行链长负责制,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政策措施,统筹抓好产业运行和产业链建设,统一调度各产业链其他工作。建立“链长制”支撑服务体系。相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建立日常支撑服务机制。市县两级按照每条产业链一个专班的模式,分产业链组建专家咨询机构,研究有关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链长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化发展意见和建议,推动重点产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制定、调整完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重点支撑。每个产业链每年要抓好20个领航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20个重点项目建设,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小巨人”、独角兽、瞪羚等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或联合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机构。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产业基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助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精准招商引资。组织招商引资团队,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开展多种形式招商,实现产业链“强筋壮骨”。密切协调沟通。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推进产业链发展长效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产业链发展日常调度通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