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
春运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2019年12月31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全力保障群众春运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市春运办制定了《2020年菏泽市春运工作组织保障方案》,对我市春运工作做出统筹部署。
增加运输车次,让旅客走得了
2020年春运自1月10日起至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春节前15天,春节后25天。据市春运办预测,春运期间,我市道路旅客发送量(不含出租车、城市公交车运量)将下降10%,预计发送260万人次;城乡公交车旅客发送量将增长10%,预计发送220万人次。出租车旅客发送量将下降5%,预计发送430万人次;城市公交车旅客发送量将增长5%,预计发送800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发送70万余人次。
据预测,全市客运量将从1月10日开始逐日上升,高峰将出现在1月11日-15日(腊月十七至二十一)。节后将出现2次小高峰,预计在1月30日(正月初六)和2月9日(正月十六),其他时段较为平稳。
为确保旅客走得了、走得及时,市春运办对道路运输与铁路运输车辆做出安排。
道路运输方面,我市计划投放线路班车900余辆,客运包车260余辆,城际、城乡、城市公交车4300余辆,出租车2800余辆。春运期间,根据客流密度适时调整发车班次,以使运力比较充足,基本满足旅客道路出行需要。
铁路运输方面,在保障客运列车图定运行100趟的基础上,加开临客19趟。此外,客流高峰时段,将根据中铁济南局的部署,安排直通临客和管内临客,分别采取基本方案、应急方案,梯次调整列车密度,满足旅客铁路出行需要。
多部门联动,维护春运交通安全
近期,市交通运输局将对公路、水路、地方铁路、城市公交方面的运输企业、场站、车辆及人员从业资格和企业制度建设等进行安全检查,强化隧道、道路、桥梁、航道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杜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投入春运。
气象部门将与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对接,充分评估天气因素对春运的影响,制定和完善应对恶劣天气、设备故障、道路事故、客流凸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道路运输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长途客车2-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坚决杜绝“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违规行为。
菏泽火车站将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做到“旅客人人检查、行李件件过机”,严防夹带“三品”进站。
公安交警部门将紧盯长途班线、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城市交通等重点领域,瞄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57座以上客车、团雾多发路段、重点企业和驾驶人及酒后驾驶的管控力度,严厉查处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同时,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加大超限超载的治理,坚决落实“一超四罚”措施,坚决曝光典型案例,坚决打击涉黑涉恶团伙,优化道路通行秩序,优化封路方案,及时发布谨慎驾驶、分流绕行、天气路况等信息,全力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优待与惩戒配合,维护旅客权益
市春运办鼓励开展联运服务,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和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校站间免费接驳服务。倡导客运站加大电子客票等的推广力度,使“刷脸”和刷身份证进站、安检成为常态。同时,落实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和“绿色通道”政策。
购票与用车方面,优先保障务工人员、学生等重点群体购票,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及其随行家属、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提供优先优待服务。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务工人员集中的园区企业,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息工开工时间,协调对接购票、包车等服务,引导错峰返乡,鼓励“反向春运”。
针对因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行政、刑事处罚的客运经营主体和驾驶人,“车闹”等扰乱运输秩序的行为及主体,倒票、制贩假票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及主体,损坏交通设施设备等危及运输安全的当事人和失信主体,公安、交通运输、铁路部门将依法依规开展联合失信惩戒。
志愿服务,关注旅客细节需求
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和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暖流行动”,将为旅客提供更有效、更贴心的服务。该行动包括,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活动,确保汽车站、火车站等客运枢纽的绿色通道、母婴室、便民服务点等设施场所功能完善、使用正常;加大对春运值守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结合送温暖活动,组织力量,对坚守春运一线的干部职工开展走访慰问,并精心组织做好春运宣传工作。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为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春运期间,相关单位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制度,自1月10日起至2月18日止,实行春运“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9时许,市交通运输局、菏泽火车站相关工作人员把前一日春运情况反馈给市春运办,其他单位遇有重大情况也将即时报告。汇总相关数据后,市春运办再将信息报送市政府和省春运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