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小萌
一位好友在朋友圈写道:“突然丧。什么也不想做。” 惊! 印象中,此君天天精神抖擞。就连做菜,都“神采奕奕”,不晒够九宫格的佳肴,绝不罢休。而且,她的手艺,那叫一个棒!嫉妒得我们,小眼儿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但是,放心吧。一小时后,她已“云淡风轻”:“鸟鸣啾啾于林间,微风弾奏伴细雨,此时此刻此地此景悦生活。” 知道这叫什么吗?叫“自愈”。 一个心直口快的朋友,经常在微信上和我长聊。三观一致,越说越有。可是有一段时间,这家伙突然“销声匿迹”。 出啥事啦? 原来,此君突遭事业瓶颈,一时找不到目标和方向。于是,在无解中消沉,在消沉中寡欢。我理解“方枘圆凿”的无奈。想想,我们的信仰、我们的青春,都交代在单位了,谁不渴望有一个发挥自我的舒心平台? 问题很严重,萌姐要支招:“这是抑郁早期!”先恫吓一下。然后:“必须从现在起,刻意扳自己。任其发展下去,没人帮得了你……”怎么夸张怎么来,反正都不是吓大的。再然后,就是老一套:要“假装高兴”。装着装着,就变成真的高兴了。 自己的“悟”,朋友的“唬”,果然没多久,此君又恢复往日雄风。朋友圈里,时不时“闪亮登场”。 知道这叫什么吗?叫“自愈”。 我们都是“自愈系”的。在“系”里,老师讲课没好好听,很多本事没学来。但,基础课是及格了的,起码懂得:悲喜交加看人世,边哭边笑讨生活。 本来,哭着来,笑着做,苦着走,就是人生正常的三部曲。可惜咱们有的宝宝,哭的时间太长,笑的时间太短,亏待了自己。 自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肉体到精神,一环难过一环。 我呢,还好,既然时不时自吹“具有外星人基因”,有时也能邂逅一点“神奇”的自愈—— 前不久,我写了篇声讨蚊子的散文,受到儿子一家三口的特别重视,儿媳妇报告:“三位宝宝已拜读!”儿子来我家时,满脸坏笑,要求“参观”文中提及“俺被蚊子叮了20个包”,他觉得一定“壮观无比”。然而,得到的答复是:“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因为俺已痊愈……” 是的,在这方面,我有出色的自愈力:被蚊虫叮咬后,只要迅速涂上风油精,20分钟后,红肿便会消失。以至一起遛弯、没少被蚊子袭击的好友小夏,看着自己腿上的“烙印”,羡慕得小眼儿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哦,小眼儿红了又绿、绿了又红的,还有一位:好友小孙。尽管此君“严防死守”,血糖仍严重超标。看到从不忌口的我血糖血压统统正常,此君那个气愤啊。 可是,她不想想,我的膝盖,远不及她呢。N年前采访归来受伤,俺的右膝做过手术。由于没做康复就匆忙上班,以致今天各种不爽。为了“珍爱”自己,即便上二楼,也很“腐败”地乘电梯。赶上有爬山的项目,更是“推脱拿糖”。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笑着看完体检报告”。这是最近读到的最真实最朴实最现实的文章标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谁也别羡慕谁。努力自愈,才是出路。 又看到一篇文章:《60%—70%的疾病都能够自愈》。文章说,人体内有一位高度负责的贴身“医生”——自愈系统,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内分泌调节能力、应激能力等。当人有不适,“医生”可以敏感地捕捉到异常信号,马上调整人体的各种功能,并及时调动“药铺”,进行“配药”、“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且,这种人体与生俱来的潜能,不会因年龄增大而消失。各位,好消息吧? 当然,“自愈”,不仅需要帮手,也需要技巧。 某父子俩,经常顶嘴。父亲各种不满,儿子各种不服。儿子告诉我:“这两天,我爸把我骂惨了!”我说:你也是,顶什么嘴呀!又不是“大是大非”;即便在理,也不必当面“死磕”。你就不会机灵点,一口一个:“好!是!记住了!放心吧!”嘴能咋甜就咋甜,让你爸听着舒服。等转过身去,该咋办还咋办。这叫:“先肯定,后否定”。看着滑头,实则聪明。 这小子“呵呵”了。他无比虔诚地说:“六字箴言,我记住了!” 顺告大家,这“六字箴言”,俺已多处“推广”。收到的,不是“好!”就是“中!” 至于在自个儿家里执行得如何,不好意思,此方,暂时只对外不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