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9年11月27日
第A10版:悦读汇

棚匠:草纸糊出洁灿烂 房顶扎成巧玲珑

扎顶棚,就是用芦苇、秫秸、木条、苇箔等不同的材料,在屋内再做一层顶,使屋子既严实保暖又干净漂亮,实际上就是现在家居装修的吊顶。对会扎顶棚的人,有的地方叫“扎棚匠”或“扎糊匠”。实质上它是“纸扎匠”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悠久的民间艺术。

在过去的农村盖房子,无论平房还是起脊,屋顶都是裸露的,抬头即见房梁、檩条、椽子、苇箔,年头一长,就会掉灰掉土。尽管这样,人们也只是在结婚拾掇婚房时才扎顶棚,也因此催生这一行业。

棚匠平时在家种地,农闲时游走于乡村,城里专业做纸活的,兼职做此行当。搭棚的工具有竹签儿、麻绳、油灯、小刀、铁丝、铁钉、浆糊等。

用芦苇扎棚,棚匠的功夫全在“扎”上。先是在房檩上拴起多根细麻绳,继而在四面墙画出水平线,然后用两根芦苇并列绑成的苇杆,捆结成纵横的网格框子,再在网格框子上铺上细花苇席,最后用吊绳把苇顶吊成水平状态,并在四面墙上固定住,芦苇顶棚就基本上做成了。有的还在顶棚中央绑出五角或六角形图案,相当打眼,令人叹服。

后来棚匠大多不用芦苇,而用高粱秆。这时的功夫在“扎与糊”上。扎前把秫秸秆上缠上一层报纸,再扎成方格框子固定好。在方格上糊上白绵纸,同时把顶与墙的接触面糊严实。待白绵纸干后,再在顶中央贴上名为“花好月圆”“龙凤呈祥”等圆形的大红剪纸图案,在顶棚四角贴上三角形的剪纸图案,形成红白相称、四方托月的效果。看上去相当漂亮,美观好看。

1970年后农村家家兴起扎顶棚,不过已不是用芦苇、秸秆,而是用铁丝和旧报纸,这时扎顶棚的功夫是“实与平”。把铁丝纵横拉成网格,固定在四面墙上。在网格上面摊放好报纸,并用细木条压实,不被风吹动。再后来,又兴起用铁丝和金、银、铜色的印有图案的十几厘米宽的塑料纸带纵横编织成的顶棚,也很洁净美观。

1980年以后,农村盖新房开始和城市一样,用木吊挂、木条加苇箔吊顶,用白灰抹顶。

2000年以后,不管平房、楼房都进入家庭装修时代,各种材质、各种图案、各种造型、各种色彩的顶棚让人目不暇接。

1980年以后,棚匠们便失去用武之地,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们当年靠一双巧手,用绿色环保的芦苇和秫秸创造的美,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2019-11-27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203.html 1 棚匠:草纸糊出洁灿烂 房顶扎成巧玲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