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5年03月25日
第A04版:看菏泽·社会

单县朱集镇张寨村节俭办事成老规矩

集体一个躬 鞠了五十年

本报讯(通讯员 刘厚珉) 日前,单县朱集镇张寨村一户村民操办白事,仅设两桌饭菜,招待的皆是逝者生前亲朋好友。当事人及其亲戚未着传统孝服,而是集体鞠躬以表哀思……这般葬礼办理方式,既简约又不失庄重,生动展现了张寨村移风易俗的实践成果。

令人称奇的是,这种打破传统丧葬陋习的文明风尚,已在这片红色热土持续传承了50多年。

据悉,张寨村享有“红村”美誉。它不仅是单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单县第一支抗日武装的诞生地,也是第一届中共单县县委、中共鲁西南工委、中共苏鲁豫特委以及湖西专署的所在地,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张寨村党支部书记陈莉介绍,20世纪70年代,时任济南军区山东省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副师长左守善因母亲去世,回到家乡张寨村操办丧事。他大力破除传统陋习,倡导节俭之风。左守善及其家人、亲属不穿孝服,摒弃叩头行礼的旧俗,不设烟酒招待,不请喇叭响器,也不使用纸扎等丧葬用品。这一做法在全村引发强烈反响,也悄然播下了文明新风的种子。此后,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被村民们沿袭下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年的“左守善规定”出现了一些“松动”迹象。为此,张寨村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白事接待的“新规”,将“白事简办”推进到新的高度。如今,白事仅招待村外亲戚,每桌餐标严格控制在200元以内,馒头供应不限量,做到吃饱而不铺张。当事人和亲属不穿传统白孝服,集体向逝者鞠躬致哀的做法,一直被村民默默遵循,从未改变。近两年,村里有两户村民操办白事,分别安排了7桌、8桌饭菜,每桌饭菜标准均未超过200元。

“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大家都这么做,也就没人攀比了,全村一年能节省几十万元的开销。”陈莉表示,这种基于红色文化的治理方式,不仅减轻了村民负担,避免了铺张浪费,还培育了崇简尚德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