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3月19日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上午通电话,就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止袭击能源设施、实施“部分停火”达成一致。
这份由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共同签署的声明说,特朗普在通话中向泽连斯基全面介绍了美俄元首18日通话情况及讨论的关键问题。美乌技术团队未来几天将在沙特阿拉伯会谈,讨论将停火范围扩大到黑海,以实现全面停火。美乌元首一致认为,实现针对能源设施的停火并将停火范围扩大到黑海,可望成为迈向全面结束乌克兰冲突和确保乌克兰安全的第一步。
声明说,泽连斯基在通话中重申愿意接受全面停火。美乌元首同意随着战场形势的发展,两国国防人员之间密切分享信息。泽连斯基在通话中要求美向乌额外提供防空系统,尤其是“爱国者”导弹系统,特朗普同意与其合作“寻找可用资源,特别是在欧洲”。
声明说,特朗普在通话中还谈及乌克兰的电力供应和核电站,称美国或可帮助运营乌发电站,“美国对这些发电站的所有权会是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最佳保护,也是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支持”。
多名分析人士认为,从美俄、美乌元首通话情况看,结束乌克兰冲突仍然“道阻且长”。
局势
俄乌两国交换被俘人员
俄国防部19日发布通报说,俄罗斯与乌克兰当天各向对方移交了175名被俘人员。俄方还额外向乌方移交了22名需紧急救治的重伤员。
俄国防部说,当天的换俘行动是在阿联酋的人道主义斡旋下进行的。此次被释放的俄军人员已送往白俄罗斯接受必要治疗和心理援助,之后将被送回俄罗斯并在俄国防部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
普京:正击溃库尔斯克州的乌军
普京19日在出席俄总检察院扩大会议时说,俄军正在“彻底击溃”库尔斯克州的乌克兰军队。普京说,俄军最近进行了一系列迅速、相当大胆和有效的行动。他还要求包括军事检察官在内的检察院人员与其他部门一起,在库尔斯克州的苏贾和其他人口稠密地区全面开展工作,“查明乌军在该地区所犯罪行”。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过去一天,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击退俄军21次进攻,俄军共发动27次空袭,206发炮弹和3枚火箭弹。
泽连斯基:我们不是沙拉,是一个独立国家
据乌克兰媒体19日报道,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不想出现在“普京的菜单”上,未来关于停战的任何谈判必须有乌克兰参与。
泽连斯基18日在一场线上记者会上说,“我不想冒犯任何人,但我们不想出现在普京的菜单上”,“我们不是沙拉……我们是一个独立国家,没有我们(参加),谈判是错误的”。
声音
欧盟高官放话:莫斯科不可信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19日在一档直播节目中表示,莫斯科不可信任,俄罗斯实际上并不想做出任何让步。她指出,“俄罗斯希望看到美国和欧洲分裂,我们不能让他们的这一愿望得逞。”卡拉斯还特别强调,布鲁塞尔和特朗普政府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并呼吁双方继续保持团结。
针对巴以局势,卡拉斯透露已向以色列外交部长表示加沙局势“不可接受”。她还计划于23日前往埃及进行会谈。
此外,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共同发表声明称,“必须给乌克兰带来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我们希望美俄通话能朝着这个方向取得进展,我们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
观察
硝烟未散,刀叉已落
美俄元首18日的通话将全球目光聚焦于俄乌冲突。这场看似关乎人道停火的对话,实则是大国利益博弈的缩影。梅德韦杰夫以“餐厅隐喻”指出,餐厅里只有俄美,乌克兰是主菜,欧洲是开胃小菜。餐桌之外,硝烟仍在升腾,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恰是一部浓缩的国际政治教科书,每一页都透着“实力博弈”的残酷逻辑。
■对美方而言,推动俄乌停火是一场精明的政治交易
这场交易有短期目标,即兑现竞选承诺,甩掉军援包袱,将资源转向国内议程;也有长期野心,即通过美乌矿产协议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攥于掌心。根据这份协议,美国企业可优先开发乌境内稀土、页岩气等战略资源,而乌克兰仅获“象征性分成”。从战略伙伴到资源猎场,基辅的境遇印证了已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警世名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俄军的战场优势是俄罗斯在谈判桌前的最大底气
库尔斯克州86%领土的实质性控制、扎波罗热防线的突破、顿涅茨克地区的多线突击——这些战果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对西方“战略耐力”的消耗测试。克里姆林宫敏锐捕捉到:欧洲对乌军援已显疲态,成员国分歧公开化,民众抗议声浪中“暖气优先于子弹”呼声渐高。俄方战略清晰地指向以战场优势固化既得利益,再借停火协议将其合法化。正如俄军事专家所言,所谓谈判,不过是战场态势的背书。
■欧洲从“后援团”变成“局外人”,长期对美安全依赖使其战略自主的底气越发匮乏
尽管德法领导人程式化“欢迎”美俄通话,但沦为“看客”的尴尬处境冷暖自知。英国首相斯塔默提议向乌派遣地面部队、欧盟豪掷35亿欧元援乌,这些看似强硬的举措,实则是集体安全焦虑的投射。德国《图片报》形容,美俄通话让欧洲国家“瑟瑟发抖”。“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写道,特朗普与普京的谈判让欧洲陷入“黑暗”。当美俄直接划定停火框架时,布鲁塞尔的表态成了“自说自话的外交独白”。
■乌克兰从主权国家变成了“菜单上的菜”
乌克兰为这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所承认的“代理人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生灵涂炭、经济凋敝、家园破碎,前路充满荆棘。基辅的遭遇警示世人:试图依附外部势力撬动地缘政治大棋盘,最终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的世界,独立外交和战略自主才是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
美俄元首通话能否为战争按下“暂停键”尚不可知,但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都值得乐见。与此同时,当下国际关系的一个冰冷现实被清楚展现在世人眼前:在霸权主导的国际秩序下,小国命运常沦为“菜单选项”。如何让国际政治从弱肉强食的“丛林餐厅”,演化为和平共存的“文明圆桌”,答案或许藏在中国《史记》的八字箴言中:“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据新华社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