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09月18日
第A05版:魅力牡丹区

特色农业助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郜玉华 晁瑞君 岳永芳) “玉米间作菜花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高秆作物的遮光性和加大行间风速的特性,改善菜花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提高花球商品率,增加菜农收入。”日前,牡丹区沙土镇王尹楼村村民王胜掌说。这种“玉米+菜花”的间种模式亩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在乡亲们眼中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近年来,牡丹区紧紧围绕牡丹、芍药、果蔬、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力,强化科技支撑,探索发展模式,让新农业强村富民。王浩屯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发展观赏性强、经济价值高的金丝皇菊种植,在壮大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让村民就业家门口,目前,全镇的菊花、金银花、木瓜、大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

同时,牡丹区把引进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带动农业发展的主引擎,全力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果蔬、肉类、面点、预制菜4大门类300余个加工体系,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入选“山东省十强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