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阳阳 陈淑娅
8月14日下午3时许,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轻轻推开病房的门,在病床旁陪护的家属不约而同地叫了声“桑大夫”,那语气既像对老师的尊敬,又如遇到熟人的亲切。这是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血液科的病房,这里有很多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血液病患者。
患者家属口中的桑大夫是该院血液科主任桑玉旗。为了热血的流淌,为了生命的律动,从医34载的他,手机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他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和患者一起与病魔战斗,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赋予无数个家庭幸福的希望。
“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多年来,桑玉旗根据中国血液病疾病谱的最新变化趋势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结合本地血液病发病特点,拟定主攻方向,对难治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友病的治疗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处理,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血液科的桑主任很暖心,医护人员对我们都特别照顾,其他病友和家属对桑主任的评价都非常高。”2022年9月,一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家属,眼含热泪表达对桑玉旗团队人员的感激之情。据患者家属介绍,其80岁高龄的母亲因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在医院血液科进行化疗。
患者高龄,既往病史多且复杂,桑玉旗为患者做了全面详细的检查,根据结果对症治疗,团队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为患者进行暖心护理。由于饱受疾病的困扰,患者和家属的内心都很焦虑,桑玉旗每天都会去病房看望这位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在血液科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治疗下,患者的病情很快就有了起色。
像这样的场景,早已是血液科的日常。
去年11月,59岁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韩女士,在血液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成功进行了挽救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再次迎来了“新生”。
7年前,韩女士不幸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病无法治愈且容易复发。2022年8月,韩女士的病情出现复发,经过该院血液科医护人员的治疗,成功控制了病情。但好景不长,去年4月,韩女士出现耐药情况。这将意味着若没有新方案跟进,病情会再度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为确保韩女士的生命安全,在桑玉旗的带领下,医疗团队决定为她进行挽救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医疗团队争分夺秒,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成功采集足量的造血干细胞,让韩女士进入移植仓治疗并顺利出仓。
“谢谢你们,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那天,韩女士眼含热泪,感激地说道。
这场生命保卫战,再次见证了血液科医护团队的医德与担当。
近几年,桑玉旗带领科室团队积极探索,重点开展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型与治疗、中剂量或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白血病等。2021年开展新技术“微移植”,治疗6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取得一定疗效。于2023年下半年率先在全市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3例,另有2例已采干结束,等待预处理后回输。
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经过不断磨砺和突破,诸多荣誉也纷沓至来。该院血液科于2023年通过评估,成为山东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22年成为山东省卫健委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证,2022年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等联盟或成员单位,建立友好交流和长期合作关系。目前,桑玉旗为山东省卫健委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卫健委重点专科、菏泽市重点学科、菏泽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