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6日起,伊朗多地陆续出现抗议示威活动并引发冲突,造成示威民众与警察死伤。16日晚间起,伊朗全境互联网服务几乎完全中断。不过,伊朗国内家用互联网服务23日开始逐步恢复。
还有消息称,自19日起,各地抗议示威活动渐趋平息。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游行示威的直接原因是政府宣布提高油价并实施新的配给制度。不可忽视的是,美国的长期制裁是伊朗经济每况愈下的重要外因。从目前看,抗议矛头主要指向经济,伊朗政局总体仍然稳定。
涨油价为何“戳神经”
伊朗本轮抗议活动始于11月16日。前一天,伊朗国家石油供销公司发布公告称,补贴汽油的价格从每升1万里亚尔(约合0.6元人民币)上调至1.5万里亚尔(约合0.9元人民币),家庭汽车每辆每月可购买60升汽油,超出部分的价格为每升3万里亚尔(约合1.8元人民币),从15日起生效。
突如其来的涨价,引起伊朗一些民众不满。自16日起,伊朗多地陆续出现抗议示威活动并引发冲突。伊朗官方媒体17日报道,示威蔓延至100多座城镇。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援引匿名安全部门官员的话称,示威规模逾8.7万人,执法部门逮捕约1000人。
这不是伊朗近年来首次爆发抗议示威活动。就在2017年底,伊朗曾因鸡蛋、鸡肉价格上涨爆发抗议示威活动。
伊朗《德黑兰时报》援引伊朗政府官员的解释称,此次上调油价出于多重考量:弥补政府严重的预算赤字;补贴1800万户贫困家庭;打击燃油走私。按照伊朗总统鲁哈尼的说法,政府需要向6000万贫困人口提供生活补贴,“要么增税,要么减少现有(汽油)补贴”。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认为,伊朗再次因经济问题爆发抗议,可以说是意料之中。自特朗普政府实施“极限施压”政策以来,伊朗经济不断恶化,民众抗议只是在哪个节点、以何种形式爆发的问题。这次因政府上调油价而爆发,也有特殊历史背景。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朗国内有两件商品始终便宜:汽油和大饼。伊朗政府每年为成品油提供高额补贴,伊朗堪称全球油价最便宜的国家之一。历届政府都不敢轻易触碰油价上涨问题,担心引起政治波动。这次鲁哈尼政府之所以下定决心,说明伊朗经济形势相当严峻,政府没钱了。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受美国制裁,伊朗石油出口量已从2016年每日250万桶降至每日40万桶或20万桶。法新社称,伊朗里亚尔近年大幅贬值,国内通胀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伊朗经济今年将收缩9.5%,通胀率将超过35%。
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认为,伊朗近日之所以爆发示威游行,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体现在:其一,过去40年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经济建设上不尽如人意,它许诺的“人人公平、人人富足”并未出现。其二,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国家经济结构并未改变,经济多元化远未实现。其三,伊朗没有积极融入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偶然性体现在:其一,最近两年,伊朗国家财政举步维艰,政府不得不开源节流,其中包括减少食品和汽油补贴。但对于伊朗民众来说,50%的涨幅自然会引起反弹。其二,欧美掌握互联网话语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它们会利用一些小事,通过伊朗国内“代理人”——如欧美制度文化的崇拜者煽风点火。
伊朗政府迅速“灭火”
抗议示威来势汹汹,鲁哈尼政府再度面临考验。但这一次,局势平息的速度显然比2017年底要快。
鲁哈尼17日回应抗议活动称,示威是民众权利,但骚乱不是,当局不会容忍破坏社会安定的行径。自16日晚间起,伊朗全境互联网服务几乎完全中断,仅部分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网站和账户可登录使用。
与此同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7日发表电视讲话,支持政府提高汽油价格,抨击暴力破坏。哈梅内伊指出,涨价方案由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参与的委员会共同决定,“我不是专家……但会支持它”;他把暴力示威者称作暴徒,要求安全部门履行职责。
19日,抗议发生的第四天,路透社援引伊朗司法部发言人伊斯梅利的话称,全国已恢复平静。20日,鲁哈尼宣布:街头抗议示威已被平息。21日起,伊朗国内互联网服务逐步恢复:一些公司和星级酒店率先“通网”;23日上午,首都德黑兰部分居民区宽带已联通。
“伊朗政府这次采取的应对措施广泛、果断。”华黎明指出,其一,通过政府权力平息事态;其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讲话,力挺政府涨价决定;其三,关闭互联网,切断伊朗国内与外部渗透势力之间的联系,“这一行动既无奈又大胆,及时平息了事态”。
美煽风点火不消停
颇为讽刺的是,伊朗爆发抗议一天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推文向伊朗民众喊话:美国与你们在一起。白宫17日更直言不讳:美国支持伊朗人民发起的和平抗议;谴责针对示威者采取武力手段和严格限制通讯。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17日回应称,让人好奇的是,(美国)这种同情竟然是面向处于美方经济恐怖主义重压下的(伊朗)人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0日发表讲话,指控美国通过制裁对伊朗发动“经济战争”。伊朗总统鲁哈尼批评道,“敌对势力”妄图在伊朗制造混乱,这种阴谋不会得逞。
华黎明指出,美国并不掩饰其对伊朗反政府力量的支持。一个迹象是,伊朗民众对经济问题的不满很快被引向政治领域,经济口号慢慢变成推翻政府、恢复巴列维王朝等政治口号。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抗议活动从首都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城镇,矛头逐渐转向政治,抗议者要求高级官员下台。
另有分析称,美国对伊朗骚乱的“推波助澜”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伊朗之所以经济低迷、民众不满一触即发,除自身原因外,美国的严厉制裁难辞其咎;其二,在美国支持下,一些敌对势力企图火上浇油,比如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等。不过,冀开运认为,外部势力的煽风点火算不上抗议示威的主因,只是一层次要原因。
与逐渐平息的伊朗局势形成对比,西方舆论并未消停。一些美媒“唱衰”鲁哈尼政府,认为伊朗社会伤疤再次揭开,政府感到“怕了”。CNBC称,伊朗正面临自1979年革命以来最关键时刻。目前尚不清楚,伊朗会用更多军事升级,还是外交妥协来回应这一历史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