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胜
【经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浅释】
求,要求、追责。诸,“之于”合音。
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自觉主动地承担责任,“正己而不求于人”(《中庸》)。因为君子明白“莫现乎隐,莫显乎微”的道理,知道所有一切事相的呈现,无不源于自己内心微微一动的心念。《周易·系辞下》曰:“几者,动之微也。”《大学》曰:“其机如此。”(机,同“几”)只有随时随地调整平衡自己的心态,知几格物,尽性归零,才能从最根本之处解决问题。
小人不清楚这里边的“本末、终始、先后”的关系,总是习惯性地归罪于外,怨天尤人,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所以,得“甩锅”处且“甩锅”,就是不知道反省自己。